【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高市府推動「垃圾焚化底渣資源化」,113年度再創佳績,全年再生粒料使用量達17.9萬公噸,穩居全國之冠;底渣處理率與再生粒料循環率,雙雙達到100%,再度獲環境部評選為焚化再生粒料循環利用「特優」城市,也是全國唯一這項評鑑擁有六座「特優獎」縣市,環保局長張瑞琿強調,高雄將持續擴展再利用規模,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環保局指出,垃圾焚化爐燃燒過後的「底渣」,經適當處理後,其再生粒料具備與天然粒料相似的土木工程性質,可廣泛應用於道路鋪設、基地回填、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CLSM)等多種工程用途。
依據「垃圾焚化廠焚化底渣再利用管理方式」,再生粒料使用須符合相關規範,使用地點不得位於飲用水源保護區或自然保護區,並須與地下水保持安全距離,確保使用安全及環境品質。而再生粒料的使用率高低,象徵一個城市「循環經濟」的成就,以及是否接近「垃圾零廢棄」的理想。
張瑞琿指出,高市目前擁有4座焚化爐,每年產生約18萬公噸底渣。為實現2050淨零碳排目標,早於107年便訂定「高雄市政府所屬各機關使用垃圾焚化廠焚化再生粒料作業要點」,規範所屬機關在公共工程中,優先使用再生粒料。113年底更正式啟用全國最大公有底渣自主處理廠,年處理量能最高可達23萬公噸,進一步強化高雄資源循環體系。
她認為,焚化再生粒料取代天然砂石的應用,有助於節省自然資源與減少碳排放,113年即成功減少約2,462公噸碳排。這項成果亦得力於市府各單位協力推動,與完善的供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