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永豐台南報導】台南市議員陳昆和昨天針對「全面取消自由入學,改為學區制的影響」的看法,強調取消自由學區的原因主要圍繞在政策實施的程序,不透明與倉促、對偏鄉小校生存的嚴重威脅、限縮家長與學生的教育選擇權及特殊需求保障、加劇城鄉教育資源落差、以及現有配套措施的不足與爭議,值得市府教育局當局正視。
市議員陳昆和表示,全面取消自由入學,現有的學區劃分因環境變遷必須重新調整,有些學校需要增加基本學區,有些則需要擴大共同學區,教育局未能於新生報到前,召集學區劃分會議,以致部分學校招生非常不利。
陳昆和說,以台南科技產業影響區域建設,家庭因工作遷移,導致部分學區設籍學齡人口減少造成減班,部分學區增加造成增班。在取消自由學區之前,應全面檢討現有學區劃分,而非匆促取消後再處理,目前的做法被認為是「亡羊補牢」。
陳昆和指出,取消自由學區對於偏鄉小校造成嚴重衝擊,無疑被視為是「消滅偏鄉小校」的做法,可能導致溪北區小校的快速退場,並讓偏鄉小校走向裁併校一途。偏鄉小校多年來努力發展特色的心血白費。由114年度各校招生數變化,就可以明顯看到這種現象的發生。
陳昆和進一步指出,對於地理位置不利且規模較小的學校,在少子化壓力下,貿然取消自由學區是「雪上加霜」。即使辦學優良、極具特色的偏鄉小校,也面臨裁併校的命運,這被認為是「非戰之罪」,因為出生率低,餅沒有變大。
陳昆和強調,教育局聲稱學校只要努力辦學、辦出特色就能招到學生,但這種說法被認為是不負責任的,且未因地制宜全面取消自由學區,會讓學校多年發展特色的努力白費。
市議員陳昆和強調,「全面取消自由入學,改為學區制」造成的影響,包括偏鄉小校裁併加速、明星學校更加擁擠與總量管制、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擴大、特殊生受教環境惡化、地方人口外移加速、以及因遷戶籍造成的行政亂象,教育局務必加以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