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畢業典禮 祝福畢業生勇敢追夢

鳳凰花開、驪歌輕唱,六月七日,慈濟大學舉辦113學年度畢業典禮,共有1,566位畢業生(含博士、碩士、大學和五專學制)。來自靜思精舍常住師父、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林碧玉、志業體主管、師長、慈誠懿德爸爸媽媽、政府代表及家人們,共同見證畢業生的重要時刻。畢業生親自上台,逐一接受師長撥穗,頒發畢業證書,祝福展翅高飛,迎向人生下個階段。畢業生不忘向師長、家長九十度鞠躬,感恩師長、家人的用心栽培及支持。
透過影片分享,證嚴上人開示,教育不只是培育人才,更要指引善的方向。畢業後學以致用地投入職場,也要時時自我警惕、學無止境,更要常懷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祝福畢業生感恩為念,逐夢踏實。靜思精舍德宸法師引用印度詩人泰戈爾《用生命影響生命》,即使渺小如螢火蟲,也能以微弱光芒照進黑暗角落。提醒畢業生以人為本,發心立願,持續發揮生命良能。

相互感恩傳祝福
校長劉怡均與師長們,透過手語「叮嚀」,提醒所有畢業生「要發心立願,做社會的棟樑」;「是您那慈愛的寬容,給我成長的動力。」學生以「感恩」回應師長,師生相互感恩,用誠摯的祝福,改寫離別的感傷。
獲得服務奉獻獎的第一屆國際數位媒體科技學士學位學程畢業生林俐萱,以「毛毛蟲蛻變成蝶」來形容大學四年生活。從不想參與慈濟活動,到積極投入志工服務,只為了驗證「這份愛,能不能走得更遠」。更以優異成績獲得獎學金,減輕海外就學的重擔,也沒有辜負媽媽的支持,「感恩慈濟大學,不只是拓展了我的國際視野、培養了我的軟硬實力,更賦予了我一個全新的生命。」
五專護理科應屆畢業生高鈺潔多次參與兒童劇出國巡演,表現優異。媽媽戴鈴蕙表示,發現女兒從親善大使的團隊合作中,學會修正情緒控管,調整待人處事。看到孩子成長,媽媽難掩驕傲與感動,希望她帶著慈濟人文的溫暖和堅定,繼續照亮別人和自己。「誰也不能阻止,即便渺小如螢火蟲,也能成為最閃亮的一道光」。
生物醫學暨工程學系應屆畢業生徐靖茵說,慈懿會的關懷和笑容看似平凡,爸爸媽媽的支持和陪伴,卻給了我無限的安心感。慈誠爸爸陳萬旺表示,提醒孩子不論出身、家境如何,都要不自卑、不氣餒、更不向命運屈服,時時謹記慈悲喜捨,勇敢踏出職涯的第一步。
慈濟大學特地在不同校區也同步舉行院級的畢業典禮,由各學院師長親自為畢業生撥穗、頒獎,並連線主場畢業典禮現場,將致詞、手語演繹同步轉播。不管是遠道而來的家長,或是無法親自到場祝福的家長們,都能不缺席這重要時刻,而畢業生們也在校園各處留影,將在慈濟大學美好的時光回憶與家人分享。祝福所有畢業生「畢業快樂,前程似錦!」

學生以「感恩」回應師長,「是您那慈愛的寬容,給我成長的動力」。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頒發最佳學科獎。
慈大113學年度畢業典禮,共有1566位畢業生。
畢業生演繹跪羊圖,感恩雙親養育之恩。
畢業生開心合照。
畢業代表學有所成,畢業生將迎向人生下個階段。
師長親自頒發畢業證書予畢業生。
師長親自為畢業生撥穗。
即使畢業後,慈懿會爸媽仍然永遠是孩子的靠山。
在校生演繹校歌,祝福學長學姊鵬程萬里。

校長劉怡均畢業致詞
敬愛的上人、精舍師父、各位畢業生、家長、貴賓、四大志業的主管、慈大的師長同仁、慈誠懿德的爸爸媽媽們,大家早安:

今天真的是一個很感動、也很感恩的日子。各位家長、老師們看到這些四年前還有些青澀的孩子,今天變得這麼成熟、自信,即將走出校門,相信你們心中一定跟我一樣,百感交集。
校長今天最想說的就是:感恩。
感恩畢業生這幾年來認真努力地學習,感恩老師們傾囊教導,感恩所有同仁們默默協助,還有慈誠懿德的爸媽們一路陪伴和守護。
親愛的畢業生們,你們走過了一段非常不平凡的大學時光。
從疫情帶來的遠距教學,到AI的迅速崛起;從地震後校園的修復,到一次次風災中彼此照應;還見證了學校的合併與轉型。
這幾年,你們不只是完成了學業,更是在一次次挑戰中,讓自己變得更堅韌、更成熟。
我們說,真正的教育不只是知識的累積,更是在困境中學會不退縮、在風雨中學會團結。
這些年,我看到你們身上,發展出三個很珍貴的能力:
第一,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像去年4月3日地震,有幾位醫學院的同學發現實驗室儀器傾倒、標本破損。他們沒有慌亂,而是立刻回報、評估狀況、合作整理。在那樣的混亂中,同學們展現出冷靜、判斷力和責任感,這就是成熟大人的樣子。
第二,是面對挫折、走過災後的恢復力。
畢業生們經歷了道路中斷、停課、協助復原宿舍和社區的種種任務。我印象很深的一幕,是有位慈濟志工的家在康芮風災後,整個家裡被泥水淹了三十公分,他不好意思開口求助,就這樣自己清了兩晚。後來,是慈大的師生主動去幫他,大家一人一枝掃把,用接力的方式,把家具搬出來,把泥巴清了三個小時,最後還唱歌鼓勵他的家人。
這段經驗讓你們從「我怎麼辦?」走向了「我能幫什麼?」,這份同理心與利他心,就是各位未來面對社會各種挑戰時最大的底氣。
第三,是合和互協的態度。
無論是復災的合作、還是合校過程中的適應,你們選擇了理解與參與,而不是對立與抱怨。這種願意站在一起、解決問題的心,是慈濟教育賦予的能力,也是這個社會真正需要的力量。
親愛的畢業生們,這個社會不只需要專業人士,更需要有悲心、有智慧的人才。未來你們可能會進入醫療、教育、科技、媒體或各種領域,無論你們在哪裡,校長想送給你們三句話做為帶在身邊的禮物:
1.遇到問題時,請主動想辦法,切莫先抱怨。
你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和知識,可以成為改變的起點。
2.用專業助人、讓社會更好。
別小看一句話、一個動作的力量。在病床前的問候、災後的一雙手、在網路上傳播的真善美,或科技設計中的一點善意,這些都能讓世界變得不一樣。
3.簡單生活、環保節能,從自己做起。
我們這一代,不能再忽視地球的呼喊。日常中的一個選擇,就可能影響整個環境的未來。
上人教導我們:「人間路難行,心路更難行。但只要心寬念純,步步都能安穩。」
前方的路也許顛簸,但只要你們記得點燃慈悲與智慧的心燈,就能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照亮世界。
畢業快樂!
校長祝福你們,前程燦爛!

慈大校長劉怡均表示,恭喜畢業生度過不平凡的求學生活。
校長劉怡均與各系師長,以「叮嚀」手語提醒畢業生「要發心立願,做社會的棟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