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為保障勞工的人身安全,提升高雄公共管線挖掘工程安全性,工務局道路挖掘管理中心與勞工局勞動檢查處攜手合作主動出擊,針對潛在危險性較高的深開挖工程,透過線上道路挖掘管理系統功能擴充與監督管理再強化,經由管線單位自行填報開挖深度,判斷屬深開挖案件,以確保管理單位在審核初期,即能確實掌握必要資訊,以便定期檢討安全監督措施與實際成效,並持續優化和調整未來管理策略。
工務局表示,深開挖管理模組包括三階段,在工程申請階段,只要管線單位填報開挖深度達1.5公尺以上時,即由系統自動判定屬深開挖案件,另針對屬於污水類別且符合深開挖標準的案件,強制須上傳水利局核准之「設計合格證」的機制,以確保管理單位在審核初期即能確實掌握必要的資訊,並於挖管雷達-即時挖掘資訊網,加以識別管控深開挖案件。
在施工階段時,每日系統自動彙整前一日申請或變更為深開挖案件,且提供預計隔日施工案件資訊,包括施工地點、預計開工日期、挖掘深度等,透過電子郵件即時發送至勞工局勞動檢查處及水利局等相關單位周知。
工務局又說,另要求施工單位透過「挖管助理APP」,進行每日開工、施工中及收工上傳完整的通報紀錄,施工打卡通報與現場監控攝影機整合,以完整保留施工動態紀錄。
至於,深開挖工程管理機制,自今年3月系統管理模組上線以來,成效顯著,管理單位更易關注重點案件,施工單位也可以配合線上新機制,將工程相關施工資訊,依規定回報系統做好安全管控,有助於全面提升高雄深開挖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標。
圖說:挖掘雷達圖,即時挖掘資訊。(工務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