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貓頭鷹送子景觀平台」去年3月動工後就停工 縣府曝延宕原因

【記者陳良安南投報導】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濁水溪的「土虱灣」,是國內著名的曲流景觀,南投縣政府斥資4500餘萬元打造「貓頭鷹送子景觀平台」,並於去年3月4日進行動土典禮,惟議員全文才昨日在議會質詢時,質疑該工程為何遲遲未見施工?縣府原住民族行政處代理處長林婷玉答詢表示,因處理用地編定花了半年時間,致包商評估不符成本而解約,將追加1785萬元預算,儘速重新辦理發包。
信義鄉地利村是台16線省道最末的村落,從該村沿台16線濁水溪向東行約5公里處,有一處依附河道迴轉的大曲流,環繞翠綠山巒,因神似土虱被稱為「土虱灣」。

為讓民眾飽覽此一壯闊美麗的「土虱灣」全景景觀,縣府斥資4535.6萬元,規劃於對面山壁建造全長約56公尺的懸臂玻璃觀景平台,懸臂鋼梁凸出懸崖約40公尺,末端設置直徑25公尺的環形平台,可承載300人,並因「土虱灣」早年常有貓頭鷹出沒,且貓頭鷹是布農族傳說中的送子鳥,因此取名為「貓頭鷹送子觀景平台」。

議員全文才指出,該工程去年3月4日即舉行動土典禮,許多地方人士都有參加,但不知為何迄今沒有進一步動作,究竟要不要蓋,進度為何?地方相當關心。

林婷玉答詢說,該工程用地,地目為未登錄地,必須變更編定為特目用地,並經地政處審核公告,光處理用地編定即花了約半年時間,雖於去年10月完成公告程序,但因近年來營建費用高漲,廠商評估當初簽約金額已不符成本而解約,惟今年4月縣長已同意追加1785萬元預算,該局正提報競爭型計畫,積極重新辦理工程採購發包。
圖:
南投縣政府規劃在「土虱灣」建造懸臂玻璃觀景平台。(南投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