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府籲請養殖漁友做好防暑及魚塭管理

【記者謝敏政嘉義報導】夏季天氣高溫炎熱,嘉義縣政府呼籲養殖漁民朋友,在作業時應作好防暑工作,同時加強養殖漁業夏季管理措施。

農業處表示,夏季時,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 2 時氣溫最炙熱,儘量避免在大太陽下長時間工作;在魚塭或海上作業時,穿著淺色寬鬆衣服,戴斗笠或帽子遮陽,並隨時補充水分,預防中暑或熱衰竭,同時也留意周遭附近其他漁友的情況,互相照應。

夏季養殖池的溶氧量會隨著水溫升高而降低,且水溫高時魚類的消化代謝增強,攝食增多,呼吸加快導致耗氧量增高,加上養殖池其它耗氧因子的作用加強,如果養殖管理不當,可能出現浮頭或泛池等情形。此外,藻菌繁生,病原菌、病毒及寄生蟲等也伺機而發,做好妥善的投餵及養殖管理並考量適當降低養殖密度,才能確保順利度過高水溫期,從而保障養殖效益。

水溫高時養殖物的攝食旺盛,可隨著成長給予合理投餵量,切勿過度投餌以免造成消化壓力而產生消化道疾病,甚而併發其他疾病。此時可適量於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及維生素等添加物以強化養殖生物的肝臟和腸道健康,促進消化吸收提高飼料效率。過度高溫會影響消化甚而吐料,當白天水溫有可能超過33℃、天氣異常、吃食不正常或水質變化等情形發生時,應視情形考慮減少或停止投餵。

另外農業處提醒,若遇水質或水生生物有異常死亡情形,可將池水或魚隻檢體送至家畜疾病防治所(太保市太保一路1號、05-3620025)、東石水產動物疾病檢驗中心(東石鄉副瀨村新結庄14-2號、05-3734330)或水產動物疾病防治中心(義竹鄉新店村2-6號、05-3427922),由獸醫師提供檢診及諮詢服務,透過科學儀器及專業獸醫師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勿病急亂投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