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高雄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已於去年6月3日正式公布,都市發展局為落實該自治條例,從「規劃檢討」、「審議引導」與「學習及實踐」等三大策略,推動淨零城市,建構高雄具備韌性及永續性的城鄉發展。
都發局長吳文彥表示,以空間規畫著手,推動淨零城市。在「規劃檢討」部分,將針對國土與都市計畫中的土地使用管制,與都市設計條文檢討,如國土計畫規範新發展區須增加碳匯,產業園區增加綠建築,綠能使用等減碳機制;都市計畫導入基地退縮、增加開放空間及綠地面積等措施,以落實減碳目標。
他又說,在「審議引導」方面,都市設計及都更審議過程中,引導建置綠色基盤設施,如特貿三公辦都更案及亞灣智慧公宅案等,要求綠覆率需大於法定空地75%,鼓勵屋頂綠化,著重涼爽友善開放空間、綠色基盤設施、推廣低碳運輸,以及取得綠建築與智慧建築標章等。
另就「學習及實踐」部分,透過教育訓練,強化都發局同仁淨零專業職能,並藉由旗糖農創園區與橫山共創基地,做為淨零試驗場地,推動增加碳匯、水資源回收、設置太陽能設施與推廣綠色交通等措施,朝永續淨零場域實踐。
都發局指出,該局目前有17位人員,於淨零學院取得ISO 14067產品碳足跡、ISO 14064-1溫室氣體查證員、ISO 14068-1碳中和及ESG永續報告書等相關證照,同時舉辦約20場講習與專家座談,累計超過400人次參與,透過專業分享與社會對話,持續優化淨零城市空間規劃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