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勝郎台中報導】梨樹殺手!梨赤星病在梨樹與龍柏2種寄主植物之間相互感染,梨樹一旦遭受感染,不但影響果樹養分供給,甚至有可能導致梨樹落葉,嚴重影響果樹生長。為瞭解實際農損情況,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17日邀請中央地方農政單位共同會勘,並舉辦農業座談會,呼籲相關單位設法研議因應對策,要求一個月內提出解方,不要讓農民朋友無所適從。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指出,赤星病過去就有,但最近越來越嚴重,尤其近期接獲多位農友反應,梨赤星病肆虐,梨樹葉遭受到感染後,葉面難以進行光合作用,影響果樹的養分供給,進而導致果樹生長受阻。因此特別邀請中央、地方各級農業主政單位會勘,並舉辦座談會,實際了解農民問題,才能協助農民朋友解決問題。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表示,梨赤星病具有兩種主要的寄主植物,分別是梨樹與龍柏。春夏季,病菌會感染梨樹,有時也會感染幼果,在梨樹上產生春孢子後,透過風力傳播到另一種寄主。秋冬季則由自梨樹傳來的春孢子侵染龍柏,並在冬季形成冬孢子堆。隔年春天,冬孢子會產生會再藉由風力傳播感染梨樹,開始新一輪的病害循環。
劉姓農民指出,梨樹因為龍柏沒有明確防治藥劑,所以難以控制赤星病,請農政單位設法找到合適藥劑。蔡姓農民也表示,赤星病一定要有龍柏當寄主,可否根據農業實際種植區,限制龍柏種植範圍。此外,現在的用藥都是20年前的研究建議,但赤星病不斷升級,相關單位應該要提出更有效的藥品。
江啟臣副院長表示,赤星病在梨樹、龍柏間不斷傳染,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若要杜絕赤星病,預防勝於治療,農政單位應設法在源頭開始預防,若只是一昧的用藥,不只效果可能逐漸遞減,對環境也都會有影響。
除此之外,因為赤星病屬於「絕對寄生」的關係,中央、地方農政單位也應該成立共同防治小組,針對重要梨產區,調查龍柏種植區域,公部門的龍柏優先移植他地,私人部分則透過平台進行橫向溝通,有效降低龍柏數量,才能完整解決問題,否則台中山城梨產業可能每況愈下。
農業部防檢署杜麗華副署長表示,針對農民反應用藥不足部分,會後將與臺中區農改場溝通,會針對農友要求,研擬提出更有效的防治用藥;另為防治植物疫病蟲害之發生,並制止其蔓延,未來會與台中市政府合作,針對指定區域共同防治。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楊宏瑛場長表示,改良場會定期針對不同作物進行監測,農民朋友可透過網路登入,簡訊會通知各時段需要用藥或相關注意事項。台中市政府農業局林春良簡任技正也表示,後續將結合區公所、農會的力量盤點龍柏實際種植範圍,持續與中央單位協調共同防治工作的具體辦法。
江副院長強調,「農業即國安!」尤其台中是梨樹重要種植地區,根據統計,台中梨種植面積超過3300公頃,其中東勢區、和平區種植面積約2834公頃,佔比約85%,相關單位應該審慎因應,針對特殊嚴重區域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