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朝福嘉義報導】為加速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今年度推行「嘉義市低碳活動指引與成果回饋機制」,引導市府及所屬一級機關公開辦理達500人以上之活動、論壇與會議全面落實低碳行動,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共同實踐淨零綠生活。
嘉義市黃敏惠市長指出,為呼應環境部2050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市府積極推動「新永續淨零旗艦計畫」,以「讓永續融入治理」、「讓永續成為生活」及「讓永續轉為商機」三大核心目標建構永續發展藍圖。市府將依循國際永續發展趨勢,檢視各項永續指標推動工作及淨零施政亮點,並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架構,編制「2025嘉義市永續發展自願檢視報告(VLR)」,展現嘉義市永續治理與淨零轉型的決心,「再造」嘉義市的永續新高峰。公部門也將發揮引領作用,帶動民間共創淨零綠生活。
「嘉義市低碳活動指引與成果回饋機制」提供各機關單位於籌辦活動各階段推動低碳作為之參考,亦可依該指引與回饋機制推行減碳行動,如文宣採網路方式、鼓勵民眾優先搭乘大眾運輸、攜帶環保餐具以減少資源浪費等,藉以宣導民眾響應參與環保行動。如2025年「開嘉市集」即提供循環餐具租借服務,有效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量;而在3月辦理「潮風鈴・野餐音樂市集」中,結合回收與獎勵機制,鼓勵市民攜帶舊電池可免費兌換野餐籃或野餐墊,將環保理念融入生活,提升市民環保意識。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李佳禾局長表示,透過訂定該指引與回饋機制,能讓永續生活從公部門做起,深化民眾對低碳活動的認識與參與,進一步推廣嘉義市淨零綠生活的願景,並提升社會整體影響力。截至3月底,已辦理8場次低碳活動,共減少956.7公斤二氧化碳當量。未來也將逐步擴大指引的應用對象,讓該市更多類型活動皆朝向永續淨零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