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雲林國際偶戲節今年邁入第23屆,是臺灣歷史悠久的藝術節慶活動,擦亮布袋戲故鄉金字招牌,累積了地方能量,並持續創新主視覺與內容,穩定踏入國際觀眾的視野。(2023年)雲林國際偶戲節主視覺榮獲2025年德國iF設計獎,這已是第三度榮獲iF設計獎項,雲林國際偶戲節主視覺及活動至今已獲得3座德國iF設計獎與美國The Telly Awards、IDA、MUSE等國際獎項「6銀1銅」、1榮譽獎,共11座國際獎項。近期更吸引韓國EBS(韓國教育放送公社)來台拍攝布袋戲專題,可說是一步一腳印立足國際。

縣長張麗善表示,布袋戲是民間傳統文化的藝術,於2006年榮登臺灣意象最佳代表。臺灣布袋戲表演獨樹一幟,涵蓋文學、音樂、戲劇等多項元素的綜合藝術,屢屢面對時代的挑戰,總能迸出新的火花,擁有臺灣獨特的文化魅力。近年在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與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設計與內容上不斷推陳出新,致力翻轉與讓布袋戲與國際接軌。今年度再度與來自多達66個國家,近11,000件作品競爭,通過來自23個國家的131位評審眼光的肯定,再度獲得iF設計獎,可見越在地越有魅力,雲林布袋戲名揚國際。
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面對傳統布袋戲的式微,縣府這幾年以多元創新手法,積極振興布袋戲表演藝術與產業發展,成效顯著,近期韓國EBS(韓國教育放送公社)也專程來台拍攝臺灣布袋戲專題。EBS是韓國的公共教育頻道,該計畫是與ICHCA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非物質文化遺產資訊與網絡中心)及ACC(韓國文化體育部-國立亞洲文化殿堂)合作,自2015年起製作一系列紀錄片,主題主要為亞洲之非物質文化遺產。
雲林國際偶戲節多年來持續創新,不僅在設計美學上融入當代語彙,更積極與年輕世代連結,推出許多富有巧思的展演內容與文創品,展現傳統藝術的新風貌。今年國際偶戲節主活動將於國慶連假期間10月10日至12日登場,9月份則舉辦金掌獎相關競賽,誠摯邀請各地民眾共襄盛舉、來雲林感受偶戲的多元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