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雷琇雯雲林報導】立法委員張嘉郡日前於雲林縣斗南鎮勘查崙子溪沿線的「溫厝角堤段改善工程」及「行長橋改善工程」。面對即將到來的颱風季節,張嘉郡積極掌握工程進度,針對可能影響施作的瓶頸進行協調與排除,展現中央與地方合力防災的高度重視。
此次會勘由張嘉郡主導,邀集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第五河川分署長吳明華、斗南鎮長沈暉勛,以及多位縣議員、村里長與地方代表共同參與,地方官民齊聚現場,針對相關工程細節進行全面討論與規劃。
張嘉郡指出,「溫厝角堤段整治計畫」爭取到總經費達新臺幣2億6,700萬元,其中包括約9,700萬元用於土地徵收,另有1億7,000萬元用於堤防主體及防汛道路建設,全長約1,300公尺。目前徵地作業已啟動,後續工程將由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負責施作。這項工程完工後,不僅能有效解決當地長年淹水困擾,防汛道路的改善也將同步提升交通品質,讓地方整體環境更為安全便利。
關於「行長橋段」,張嘉郡說明,該處在去年颱風期間因大量竹木堵塞橋下通水空間,導致上游水位暴漲、周邊民宅積水成災。對此,雲林縣政府已完成招標作業,啟動橋梁改建設計程序。未來新橋將提高橋面高度1.9公尺、橋長延伸至30公尺,並考慮採用無橋墩設計,以避免類似災情重演。
針對地方居民提出「增設行長橋兩側堤防」的建議,水利署也於現場說明,短期將先以「加速疏浚、強化護岸、景觀美化」三管齊下因應。張嘉郡則補充,堤防工程若涉及私有土地,需取得地主同意與地方支持,已請地方里長積極與居民溝通,凝聚共識,為後續工程鋪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