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暫緩90天,台灣再度進入大罷免時代。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再度面臨龐大壓力。如果把關不住,他不僅無法連任該黨主席,更是歷史罪人。
朱立倫的黨內人氣以及領導能力都備受質疑。他擔任主席,帶領黨打過2022地方選舉,以及2024總統及立委大選,一勝一敗,在地方大選取勝,擴大藍營版圖,卻在最重要的領導人大選慘敗,立委選舉也未如預期,只以慘勝收場。總的來說,成績不理想,而且國民黨的好感度每下愈況,身為黨主席,朱立倫難辭其咎。
下屆黨主席馬上面臨2026縣市長選舉挑戰,國民黨內換主席呼聲高,顯示對朱立倫缺乏信心,這可不是好事。朱立倫帶領國民黨,另一最受黨內詬病的,是他沒法建立黨的核心論述,且在重中之重的中美台關係上,跟班民進黨親美反中,以致在選舉中,被民進黨的「抗中保台」打趴在地。
前總統馬英九則立場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的立場,國民黨大陸政策因此發展出涇渭分明的兩大路線:一是馬英九的親中、冷美、反獨及兩岸和平統一路線;另一是朱立倫的親美、遠中、反統、獨台路線。
去年大選,競選期間國民黨內部取得「不否認九二共識」最大公約數,但為時已晚,也無法跟柯文哲的民眾黨凝聚共識,聚集6成希望下架民進黨的選票,賴清德已成選票及國會少數,成為雙少數總統。賴清德運用國家機器,對在野大反攻,廢死案及國會改革案在野一敗塗地,如今賴清德發動大罷免,雖然被川普敲了記悶棍,但又釋出90天緩衝期,這是民進黨良機,也是國民黨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