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慈小以SDGs精神實踐世界公民教育

在溫馨歡樂的兒童節前夕,臺南慈中國小部(以下簡稱臺南慈小)以「行善」、「分享」為主軸,舉辦了一場充滿愛與教育意涵的「兒童節集食行善」活動。透過實際行動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讓孩子們在歡慶兒童節之際,也學習成為心中有愛的小地球公民。

本校家長會於兒童節活動中致贈益智禮物,祝福孩子們在歡樂中成長,遠離3C、擁有快樂又健康的童年。
六年級同學與家長志工合力打包愛心物資,不僅讓活動更加順利,也將助人精神代代傳承。
六年級同學擔任小志工,協助接收捐贈物資,展現主動服務的精神與責任感,用行動做榜樣。

為讓小朋友充分了解活動的意義,學務處特別邀請安得烈食物銀行張專員蒞校分享「食惜生」的概念,全球每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糧食遭到浪費,然而與此同時,世界上仍有數億人口正處於飢餓與貧窮之中,這樣的落差值得令人省思。她強調:「食物不只是養分,更是愛與責任的延伸。」透過飢餓數據與案例,小朋友深刻理解到惜食的重要性,也學會了感恩與尊重每一餐的食物來源。

同學合力將滿滿一車捐贈物資推到台前,笑容中滿是助人的喜悅與成就,讓兒童節充滿意義與溫度。
本校家長會於兒童節活動中贈送跳棋等益智玩具,鼓勵孩子多與同儕互動,培養人際關係,共度健康快樂的童年時光。

這樣的理念,也與臺南慈小長年推動的「光盤行動」不謀而合。在臺美生態行動團隊的推動下,校園內持續推動「午餐吃光光」的環保行動,鼓勵孩子不挑食、不浪費。推行至今,每學年廚餘量比推動前減少將近5.6公噸,不僅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更實踐了SDG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與SDG 13 氣候行動的核心精神。
姚智化校長在勉勵孩子的致詞中結合SDG 3 健康與福祉、SDG 4 優質教育、SDG 17 全球夥伴關係等永續目標,鼓勵大家從生活中發揮影響力,「時時想到別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以善行慶祝屬於自己的節日。

安得烈食物銀行代表特別頒發感謝狀,感恩臺南慈小長期推動惜食教育與集食行善活動,讓孩子從小學習分享與關懷。
在老師的引導下,全班同學攜手參與食物捐贈,用滿滿的童心和善意,為世界帶來一份溫柔的力量。

活動現場洋溢著一股童真的善意,三年級的沛珆開心分享說:「爸爸媽媽知道學校要舉辦捐食物銀行的活動,特別網路購物買了好多的麵條和沖泡包。雖然搬到學校很重,但是我覺得可以幫助別人,再辛苦也值得!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跟我一樣,捐食物幫助更多的人!」
安得烈食物銀行臺南辦事處處長亦親臨現場,肯定臺南慈小長年對惜食、助人及生命教育的重視,今年捐贈近百箱食物,也是安得烈食物銀行重要伙伴,他也祝福所有小朋友在「知福、惜福、感恩、分享」的教育氛圍中,度過一個真正有意義、有深度的兒童節。

參與捐贈儀式的二年級小朋友滿懷喜悅,與安得烈臺南區處長及姚智化校長一同合影,留下用行動傳愛、以微笑送暖的珍貴瞬間。
安得烈食物銀行張阿姨特別利用朝會跟小朋友分享食惜生,珍惜食物很重要,因為每年全球有八億人遭受飢餓之苦。

今年的兒童節,本校家長會也於朝會中致贈跳繩、蛇棋與跳棋作為兒童節禮物,期望孩子們在假期中遠離3C產品,多與周遭人互動,享受快樂健康的童年。
令人動容的是,面對近日緬甸發生的嚴重地震,二年級黃昱瑜老師主動帶領全班發起竹筒捐款行動,讓愛不只停留在本地,更延伸到國際。孩子們將平日積存的零用錢投入竹筒,獻給災區受難的孩子們,具體實踐了關懷全球的行動力。
臺南慈小的孩子們用滿滿的善心和實際行動慶祝兒童節並告訴全世界:快樂,不只是擁有,而是學會付出。從捐贈食物、響應光盤行動,到為遠方的緬甸地震孩童獻出愛心竹筒,在一次次真誠的付出中,學會了珍惜、懂得了感恩,更懂得將幸福傳遞給更多需要的人。這不僅是一場慶祝活動,更是一堂深刻的生命教育課,讓愛與善從校園出發,綿延至社會,傳遞到世界的更多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