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市酒駕零容忍仍須努力改善

【記者劉天生基隆報導】清明假期基隆市區發生多起酒駕肇事以及車輛不停讓行人肇禍。根據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統計,113年基隆市酒駕交通事故死傷人數95人,相較112年死傷97人減少2人,降幅2.1%,死傷人數的增減反應地方政府在酒駕防制作為上的努力與成果,顯示基隆市政府「酒駕零容忍」仍須努力,酒駕防制有檢討改善空間。
4月4日20時許,基隆市暖暖區社區停車場內發生自撞事故,三分局八堵分駐所到場查處發現,6旬鄭姓男子駕駛自小客車,自撞右側停車場樑柱,造成車身冒煙,隨即實施呼氣酒精測試,酒測值超標,依法移送基隆地檢署偵辦。警方呼籲,遵守「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飲酒後請指定代駕,切勿危害其他用路人安全。
三分局七堵派出所日前清晨6時許接獲民眾報案轄區自治街開元路口發生車禍,一名機車騎士及老婦受傷倒臥在地,經調閱監視器發現係機車行經斑馬線,未禮讓過馬路的婦人釀災,警方立即疏導交通防止二次傷害,現場戒護傷者就醫。警方表示,機車行經行人穿越道,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導致行人受傷,已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第4項舉發,處新臺幣7200元罰鍰並吊扣駕駛執照一年。
4月5日早上7時許,安樂區安樂路一段發生車禍,四分局安定派出所到場查處,發現55歲陳姓男子駕駛營小客車逆向行駛與停放路邊之多部汽機車發生擦撞,所幸現場無人受傷,警方從陳男身上聞出濃厚酒氣味,實施呼氣酒精測試,酒測值達0.29mg/l,依法移送基隆地檢署偵辦,警方也在現場交管,俟車輛移置後道路恢復通行。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指出,酒駕防制作為,長期策略不能僅依賴警方取締,還需透過公衛政策、教育宣導、勞安檢查等跨局處合作,建立完整防制體系。為杜絕酒駕,修法日趨嚴謹。現行規定,警方查獲酒駕,無論汽機車隸屬何人,一律當場拆卸汽機車牌照,吊扣牌照二年,車輛即刻不得上路,防止心存僥倖的酒駕者再違規。此外,「宿醉」駕車是近期常遇到的酒駕違規者樣態,不要誤以為已經酒醒,恐怕一樣吹出酒測值。飲酒後隔多少時間才能駕車上路?因體質、年齡、性別等因素,每個人代謝酒精之速率不同,建議最後一口酒,最保守隔24小時後再駕車。酒駕不僅付出沉重代價,更可能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酒前酒後不駕車,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