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良安南投報導】國人近幾年來露營風氣盛行,南投縣擁有壯麗山水及豐富自然資源,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露營,惟目前400多家露營場,部分因未設置完善的污水處理設施,致廢污水直接排入河川或滲入土壤,影響水源品質,衝擊生態環境。由於環境部已正式將露營場納入污水管理規範,南投縣環保局近期即加強輔導業者落實規定,未來若未符合規定業者,依水污染防治法將可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南投縣環保局指出,環境部於去年1月16日公告「禁止足使水污染行為」,正式將露營場納入污水管理規範,並於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要求水污染管制區內露營場應設置污水收集與處理設施,確保排放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
環保局表示,為協助露營場業者了解並遵循最新規範,該局已辦理4場說明會宣導,並調查縣內露營場廢污水處理方式,環境部也於今年2月至縣內露營場辦理訪視作業,發現轄內露營場雖多數已設有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浴廁排出污水,但生活雜排水如洗手台等清洗污水,尚未完全收集並妥善處理。
環保局強調,此項規範主要在確保露營活動與自然環境能夠共存共榮,讓遊客在享受露營樂趣的同時也能實踐「無痕露營」,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6項「淨水與衛生」及第11項「永續城鄉」的理念相契合,因此提醒露營場業者應自主確認是否設置合格的污水處理設施或將污水納入下水道系統、集中處理場,或委託合法廢水處理業者處理,該局將持續進行監督與輔導,確保露營場運作符合環保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