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良安鹿谷報導】鹿谷鄉白石牙山三角點線浸林道.野鴿谷,位於南投縣鹿谷鄉永隆村,屬台大實驗林之清水溝營區,沿清水溝溪支流石盤溪北面白石牙山與線浸山的山腰爬昇,全長12公里,總高度落差近1000公尺,全段路況良好,除前2公里為瀝青路面之外,其餘皆為水泥路面,9K後右側另有全長2.5K的支線。大部分位於台大實驗林第9林班地,支線則伸入10林班地的樟湖山東面,大部分為原始林林相,植被景觀相當優美。
相較於鹿谷熱門的溪頭、麒麟潭、鳳凰谷等景點,線浸林道對於一般人而言是相當陌生的區域,除了少數騎自行車Off-road或是造訪裡面三座有點冷門的中級山的登山客之外,鮮少有遊客會來此造訪,不過在當年921大地震數天後,一場6.8級的餘震曾造成線浸山走山,而在石盤溪源頭形成面積超過十公頃的堰塞湖,當然湖水得到導流而未造成下游災害,最後堰塞湖悄悄的消失了,只留下一段逐漸被人遺忘的歷史,而當年的泥土路面也都鋪上了水泥,舊地重遊感覺卻有點陌生。
線浸林道起點位於鹿谷秀峰往麒麟潭的投101鄉道,約3K處左側叉路的木馬寮橋,前2公里一直到台大實驗林管處的清水溪樹木標本園皆為瀝青路面,後段皆為林相優美的水泥路面不斷爬昇,5K處過一處溪流橋梁,約6.5K處有一右側泥土叉路可下至石盤溪再接回林道上段,但路況差車輛不宜行駛,9K過後會遇到明顯的差路,主線需往左行,右側為線浸林道支線的起點,10.5K後右邊有一往茶園的泥土叉路,然後向西迴繞過線浸山,11.6K處右側有線浸山的登山口,12K有林道終點的指示牌,但水泥路面仍可續行,之後的路段為馬路麻林道,再續接坪林林道可出水里的永興村。
起於9K過後的線浸林道支線則向南及西南延伸過半天窟山與樟湖山之間,約1.8K處左側為半天窟山的登山口,水泥路面延伸到近2K處,林道支線向右側的泥土路續行,2.5K處有林道支線終點的指示牌,但泥土路仍繼續延伸至約3.1K處的樟湖山登山口。
線浸山、半天窟山、樟湖山是線浸山區裡的中級山,雖然由林道往返的路程都不遠,一天之內要往返三座山還算輕鬆,但卻顯得有些冷門,造訪的人不多。線浸山標高1305M,有一顆「台演三角點第五號」基點,山頂佈滿高大的杉木林而無展望,由11.6K登山口往返僅需約半個小時。
值得一提,白石牙山下的野鴿谷,由鹿谷鄉瑞田村石碑而入,位於乾坑溪上游,谷中表土大量流失,由於風雨侵蝕造成奇峰怪嶺,岩中有大量鹽質而引來許多野鴿群。 由風景區入口至所在位置\步行時間在30分鐘以上 可從事活動,純觀賞,森林浴 其他輔助活動、拍照,健行,自然探險 相關活動設施、森林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