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烏克蘭割地求和 澤連斯基從英雄變狗熊

川普日前很自信表示,俄烏很快就會完全停火,並將討論領土分割的議題。川普說的「領土」應是烏克蘭東部和南部遭到俄國兼併的4個州,以及克里米亞半島;這也等於如普丁所願,佔領區併入俄國領域。
同時,美國特使威科夫(Steve Witkoff)則表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大致承認,烏克蘭無法加入北約。當初戰爭導火線之一,就是西方暗示烏克蘭可以加入北約,引發俄羅斯疑慮,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入侵烏克蘭;戰爭打了三年,烏克蘭千萬人流離失所,傷亡近百萬,結果還是回到原點,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
澤連斯基三年前接受拜登鼓勵,踩踏俄羅斯「不得讓北約東擴」底線,引發烏克蘭戰爭,一度被西方社會捧為英雄;但到頭來卻被美國出賣,而且由美俄雙方決定停火協議。
俄烏之戰是美國前任總統拜登挑起,目的在拖累俄羅斯,削弱俄國實力,減少對美國威脅。澤連斯基是拜登的烏克蘭戰爭代理人,但拜登似乎打錯如意算盤,以為烏克蘭可以在北約全力支持,以及在美國強大軍援下,擊退俄羅斯,逼使普丁讓步,未料情況完全相反,北約自始對烏克蘭的支援就三心兩意,拜登堅持不軍事介入,但軍援又屢遭國會掣肘,首鼠兩端,烏克蘭在外援不濟下情勢節節失利,偏尋求連任的拜登又因競選表現荒腔走板,被逼退選,烏克蘭更近窮途末路;至聲稱當選就結束戰爭的川普獲勝,烏克蘭被迫求和結局已定。
澤連斯基在戰事初期被西方捧為抵抗強權大英雄,自此走向不歸路,期間常因戰事不利迭有怨言或頗有悔意,曾透露戰事初期俄烏雙方曾有和談契機,但被英美兩國阻撓否決。國際也曾呼籲中國大陸出面調停,去年6月,中國大陸和大巴西提出了解決俄烏衝突的「六點共識」,超過20個國家支持。
當時俄烏雙方也認同大部分內容,但澤連斯基仍堅持他的和平計畫,強調實現和平的「唯一」公正基礎,是他提出的方案;包括保障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俄羅斯完全撤軍、設立特別法庭起訴俄羅斯的戰爭罪行等。這在現實情況上絕無可能為俄方所接受。
去年9月,澤連斯基到美國推銷他的「勝利計劃」,所謂「勝利計劃」是透過外交方式結束戰爭,他的方式就是「十點和平方案」;但美國大選打得火熱,澤連斯基的計畫遭冷處理不在意外,僅拜登給予80億軍援聊表回應,但這筆經費早在計畫中。
普丁對於俄烏雙方的談判,霸氣表示只有基輔放棄大片領土並承諾放棄加入北約,談判才有可能開始,直接賞給澤連斯基的「勝利計劃」一記大釘子。至川普上台後,俄國氣勢更旺,在烏東更大舉推進,勢如破竹,掠入的領土越多,籌碼越多,而且依普丁的盤算,戰爭期間所佔據的領土,將來是寸土不還。
國際民調,烏克蘭人民已不堪戰爭之累,半數以上人民願意割讓領土求取和平。澤連斯基說「結束戰爭是烏克蘭夢想」,道盡身不由己的無奈;回頭看台灣民進黨政權,近年竟將提倡和平視為迎合對岸統戰,烏克蘭之鑑不夠深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