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天生基隆報導】全臺唯一使用重油做為燃料的火力發電廠-協和發電廠,台電規劃改為燃氣發電以填海造地方式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歷時近7年於今年2月26日通過環境部環評大會審查至今仍然餘波蕩漾;日前立法委員質詢協和電廠「涉嫌隱匿土壤污染」,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依據「公益揭弊者保護法」展開行政調查,盡全力釐清事實,已由環境部次長與土水領域專家組成專案小組,將在近期偕同基隆市政府環保局至協和電廠查察。
協和發電廠位於基隆港外港口西側,東側緊鄰白米甕砲台,並與外港口東側的和平島相望,廠區面積59.7公頃,4部機組以重油為燃料,總裝機容量200萬千瓦,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約159萬7484公噸。現役機組自2019年起陸續退役後,規劃改為燃氣發電,在廠區旁的基隆港港嘴(船舶出入口)西岸處興建第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四接)。
環境部環境保護司指出,基隆市政府環保局曾在2017年呈報協和電廠22平方公尺污染案,在政府公開的「土壤及地下水資訊管理系統」均有紀錄,其總石油碳氫化合物污染的確超標,但在2018-2019年間經過15個月的應變處理整治,2019年就已經解除列管。而協和電廠環評案係於2019年6月19日經環境部審查完成範疇界定,其中土壤項目要求於油槽區至發電機組間調查1點次,台電於2019年12月6日委託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進行土壤採樣檢驗,結果重金屬含量與總石油碳氫化合物低於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及管制標準。至於立法委員提供2020年11月6日台電公司內部土壤污染調查工作討論會議簡報,係台電先行依土污法進行自主檢測,兩者時序上已相差近1年。
基隆市長謝國樑當天出席環境部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28次會議,審查「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表達市府對於四接環評的重視,指出,相關的儲氣設備及接收站從過去到現在,都是與市區近在咫尺,確保基隆市民安全是最重要的訴求,至於台電場址疑似土地污染,會依職權邀請環境部一起進行了解。
環境部說明第28次環評大會表示,環評委員針對公民團體所提土壤污染調查報告等進行充分討論後,要求台電公司應將2019年迄今土壤及地下水之自主調查報告資料納入定稿附錄,增加土壤及地下水之監測地點、項目及頻率,後續應積極依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辦理。環評委員採共識決議「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呼籲尊重專業及獨立判斷,審查過程均符合行政程序,並無審查程序不公正之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