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上台後,一直積極備戰,顯然已有台獨戰爭的心理準備,人們憂心若賴政府操作不慎,可能引戰;但賴清德在祭出賴17條後,竟宣示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不但升級他的兩國論,更有不惜求戰的強烈意識,戰爭已來到台灣門口。
大選前賴清德自稱選上台灣才有和平可能,但當選後,他堅決表示絕不簽和平協議,他的和平概念,是必須積極備戰,以強大武力嚇阻敵方才能帶來真正和平。因此他說「靠實力才能保和平」,此概念的延伸,就是必須經由戰爭,才能取得和平。
他的積極備戰,反映在他成立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上,他提示,將從「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強化應變、有恃無恐」、「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等3核心要點,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強調目的是要讓每一個人在緊急危難時,找到自己能夠有所貢獻的最佳位置,來保護自己、貢獻社會、嚇阻來犯的敵人。
所謂防衛韌性建構,其實建立在戰爭發生之後情景的因應,因此賴清德宣示建立40萬民兵,讓全民皆兵應付來襲的解放軍。兵源來自警、消及義警、義消,還有其他民間團;防長顧立雄強調,一旦情勢嚴峻,全民就要支援軍事作戰。
此外,他在陸官校慶宣講新兩國論,高喊「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那裡」、「秉持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為台澎金馬百姓安全福祉而戰的才是真陸官,沒有這份雄心壯志就是假黃埔」;但眾所皆知,他所謂的中華民國,其實是台獨的外殼,因此他在官校召喚學生為台獨而戰。
美國在拜登時期,鼓勵台灣提升自防衛能力,賴清德因此積極備戰,增加軍武採購,充實他所謂的實力,在獲得美國認同後,從而保證台灣安全,也確保和平。
但川普上台後,台美關係丕變,川普口口聲聲要保護費,心念在奪取台灣晶片,台積電以千億美元「東拓」到美國投資設廠,川普聲稱已在晶片上有很大影響力,對於保護台灣問題,並未如台灣所期望的有所承諾,反而絕口不提,一時疑美論瀰漫。
川普不喜歡戰爭,他既然拿下台灣晶片,不會因保衛台灣大動干戈,是合理推測,再看他對結束俄烏戰爭的態度,只跟普丁私相授受,在中美台關係上,也大有可能只跟習近平洽談,台灣則將成棄子。賴清德因此突然在兩岸關係上出奇 只是他不斷升級挑釁,似乎吃定對岸仍希望和平統一,也冀望美國能出手干預,但川普的新孤立主義,以及淡出民主走向強權,台灣將強權餐桌上的菜單;賴清德求戰,美國冷眼旁觀,大陸一旦當真,將是台灣浩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