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環境教育與防災意識,慈濟基金會透過電競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環保與防災知識。慈濟嘉義聯絡處於3月12日舉辦第四屆環保防災電競賽,嘉義縣有一百二十所國小共三百四十四位學童,嘉義市有二十所國小共五十九位學童參賽。
活動首先嘉義縣教育處長李美華先至電腦前體驗PK賽,處長移動滑鼠專注答題,題目皆答對,現場響起如雷的掌聲,雖然只有答兩題,也是一個有趣的體驗。處長並感謝慈濟基金會動員九百一十五位志工到校帶動,慈濟的大愛精神保護地球的投入精神讓人敬佩。現在全球的氣候變化無常,教育孩子保護地球的環保概念,慈濟基金會以電競的娛樂方式引導孩童們保護地球是所有人的責任,也希望小選手們將環保概念傳承下去。
嘉義市教育處郭添財處長表示:「永續」是嘉義市施政理念,包含經濟要發展、社會要進步、環境要保護的均衡發展。而數位學習方式,能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環境教育和防災知識,並且培養對氣候變遷的重視,孩子們更吸收這些觀念,進而落實到日常生活,甚至影響家庭和社會。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提升了環保意識,也讓永續發展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活動接續邀請與會貴賓上臺揭開競賽序幕,貴賓一同從鯨魚肚子拉出眾多垃圾,提醒大眾地球已受到嚴重的污染,做環保救地球是迫不及待的事。嘉義縣競賽分三場比賽取前十名共三十位學童,進入第四場的最後決賽。
透過遊戲的方式進行環保教育往下扎根,現場的選手們全神貫注摩拳擦掌,專注答題的神情有勢在必得的決心。激烈的二十分鐘競賽後,前十名終於出爐,第一名是蒜頭國小戴沛昀、第二名也是蒜頭國小的郭釆靜、第三名的是南新國小的蕭崇鈞。
內場有激烈的競賽活動,而外場也設有熱鬧的闖關遊戲攤位。嘉義縣環保局局長張輝川帶領八個攤位共襄盛舉,他强調設攤主題節能減碳,達到2050淨零目標,鼓勵學生參與環保、防災教育,介绍節水、省電、减少一次性用品等環保行動。採用互動式學習,提升學生環保意識,透過寓教娛樂的方式,提高學生環保防災的認知,為未來的可續發展貢獻力量。並從2025年1月1日就規定旅店不提供拋棄式用品,提倡低碳旅遊。
為促進全民行為改變,透過科技與教育的結合,突破時空限制,擴大全球環保與防災教育影響。慈濟環保防災電競賽為學生提供了全新學習模式,讓環保與防災知識不再受限於課堂,而是融入日常,讓每位學習者成為真正的環保防災小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