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 叢林法則 / 楚何

大陸外長王毅日前回應記者提問川普上任之後,不停「退群」,讓美國退出各重要國際組織時表示,強國如果堅持「本國優先」,那麼世界將倒退回「叢林法則」。對於王毅的說法從歷史和現實角度來看,這個說法的確有其合理性,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國際合作機制,國際組織和多邊主義有助於維護小國權益,避免強權獨斷,但川普正在離世界中心越來越遠。
二戰後的國際體系建立在規則基礎上,依賴大國對多邊機制的支持。美國作為戰後秩序的主要設計者,川普卻頻繁退出國際組織,如巴黎協定、伊核協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確實削弱了全球治理的有效性。例如,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曾導致全球氣候行動陷入短期困境,而退出《中程導彈條約》,則加劇了核軍控危機。
美國的「退群」行為可能促使其他國家採取更現實的外交策略,例如,俄羅斯在《中程導彈條約》失效後加速發展新型導彈,中東地區在美國減少存在後出現地區大國,如伊朗、土耳其的博弈加劇。這種趨勢與「叢林法則」中「實力主導」的邏輯有一定相似性。
即便美國收縮國際參與,歐盟、中國等行為體仍在維護多邊框架。例如,歐盟主導的「巴黎協定」後續談判、中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努力,表明規則競爭仍在持續。
東盟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非洲聯盟爭取疫苗公平分配等案例顯示,小國可通過區域合作制衡大國權力。聯合國大會以141票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證明國際社會仍存在道德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