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用電將更為吃緊,經濟部預為因應,預計在3月底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調漲電價,台電最近公佈1月份虧損97億,已經在為調漲做好藉口;目前最大的擋路石是立法院,如果大罷免功成,翻轉朝野席次,電價調漲將功德圓滿。
民進黨兩大神主牌台獨及非核,都可能為台灣帶來大禍,也是賴政權無法迴避的考驗。賴清德在台獨意志方面堅定不移,對於非核主張,在選舉期間面對民意高度主張恢復核能,曾有過鬆動言論,說「未來新的技術若有辦法解決核能安全及核廢料問題,可考慮使用核電」;但總歸是選舉語言,選後忙於朝業鬥爭,能源議擱置一旁。他的經濟部長郭智輝,雖是企業大亨出身,本應對能源有更務實的看法,卻大打官腔,說核電延役須「全民認同」。
使用核電須全民認同,不只是推託之詞,更等於全盤否定,「全民」包括少數的民進黨徒,當然不可能認同。但世界潮流,已經全面認同使用核能。
去年舉行的七工業國集團氣候、能源和環境部長級會議,會後發布核能共識公報:七國集團(G7)不再反對核能,就算本國不選擇核能,也會支持那些選擇使用核能的國家繼續發展相關技術;公報提到「我們認識到,核能作為清潔、零排放能源的潛力,可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以解決氣候危機,並改善全球能源安全。」
目前堅持不使用核能的G7成員國只有德國,德國選擇反核,未來將不能發表反對核能的言論。將來世界上只剩台灣自拉自唱,關上門來大肆談論反對核能,成為舉世唯一異類。賴清德經常揚言走入世界,反核卻舉世獨一無二,不就是一大笑話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