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榮昌大安報導】大安區有種植青蔥六十公頃的專業區,巨大的產量都由農會協助消化,而農會為遏止元月青蔥的低迷價,鼓勵農民生產優質青蔥並尋覓健康蔥苗研植,提升栽培管理技術及品質,製作生產履歷接受認證,改變過去重量不重質的生產觀念,安全又好吃的青蔥,何怕消費者不接受,直接成為蔥農、農會及消費者三贏局面。
農會總幹事蔡建宗表示,農會對生產履歷青蔥有高價契收規畫,產量多時,協助送超市、拍賣場,還加工做蔥餅,青蔥水餃、並提供青蔥食譜,例如,蔥出腸紅、蔥明丸、蔥爆花枝、蔥鴨麵、蔥明餃、黃金蔥蛋、青蔥魯肉、肉燥青蔥麵等,一心就是為蔥農利益著想。
蔡總幹事強調,往昔蔥農為使青蔥長得青翠鮮艷賣得好價錢,大量使用肥料及農藥,而國內環保意識提升,台中農改場、農業局及大安農會專員,大力輔導合理施肥,並用安全用藥,讓農民取得生產履歷認證後,青蔥品質提升,產品運到拍賣市場或中盤商購買,都能保持平穩的價格,青蔥獲好價格成為農民查問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