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朝福嘉義報導】經嘉義市政府悉心修護,歷史建築「原嘉義城隍廟戲臺(林宅)」,以嶄新面貌正式對外亮相。6日舉辦「百年戲韻——林家的百年風華」開幕典禮,黃敏惠市長、總統府張博雅資政,以及多位議員與各界貴賓等都到場祝福,共同見證歷史性的一刻。現場還請來長義閣掌中劇團,原地復刻當年在戲臺上演布袋戲場景,意義非凡也相當熱鬧。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重視文化資產的保護,這座戲台的修復不僅是林家珍貴的家族財產,更是嘉義市文化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原嘉義城隍廟戲臺經過了細緻的修復工程,得以完整重現當年的風貌。這項歷時多年的文化保存計畫,由市府團隊、文史專家以及林家後人共同參與。修復過程中,我們秉持「最小干預、最大保留」的原則,確保戲台的歷史紋理、建築工藝與藝術特色能夠完整呈現。感謝所有工作團隊投入專業、用心付出,讓全台獨一無二的戲臺兼家宅得以重生,並能夠繼續傳承下去,是嘉義市很重要的文化財!
文化局謝育哲局長提到,林寬敏先生於1922年(大正11年),慨捐萬餘圓興建嘉義城隍廟戲臺,同年完工落成。後因市區改正需拓寬吳鳳北路,戲臺功能僅存16年,於1938年(昭和13年)拆除。而自2009年原嘉義城隍廟戲臺(林宅)登錄歷史建築,經各界專業團隊悉心修護,投入總計畫經費約2千萬元,至今2025年正式對外開放,也正巧是16年。像這樣的雙16密碼,還有被封存的戲臺柱聯、隱藏在屋架中的中華民國旗幟彩繪、以及正廳樑柱交叉處的「鰲魚雀替」寓意等,更多文史小知識,等著大家走進展區一一來解答。
文化局表示,這次主題策展以圖文搭配、影像紀錄與互動式翻翻板,深入淺出地展示林寬敏家族發展,以及嘉義城隍廟戲臺遷建等歷程,再回看當時的嘉義,重現時間與空間所留下的痕跡與紋理,看見時代變遷對經濟活動、家族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感受時空的流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