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走廊

建築工地深夜異聲引警出動 「她」躲廁所避寒有原因
【記者王雲彬、馬淑娟豐原報導】豐原警分局神岡分駐所警員張傑原、吳鎮宇於17日凌晨2時許獲報,稱轄區神清路一處建築工地內有異聲,需要警方前往查看。員警到場入內即看見,一名家住彰化和美鎮46歲的邱姓婦人以紙箱鋪墊在地,躲在廁所內不停顫抖,本身患有輕度智能障礙的邱婦僅答得出姓名以及家住彰化,其餘資訊皆無法提供。警方將邱婦帶回派出所,利用警政系統成功查出邱婦身分,並發現其在稍早被家屬通報失蹤,員警隨即致電通知尋獲喜訊。經了解,邱婦和教友至清水區和睦路教會參加活動,未告知同行友人,便獨自外出散心,結果因不熟悉路況,才會導致迷途情事發生。分局長林大為建議,家中若有易走失之家人,配戴留有聯絡方式之飾品、證件或手機,也可向社會局申請愛心手鍊,或至直轄(縣)市警察局各分局偵查隊申請指紋建檔,以利警方能迅速確認身分,使走失者能在最短時間與家人團聚。

神秘友人報投資 婦領光存款遭阻 爆氣騎車走人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臺中1名77歲林姓婦人日前臨櫃提款新台幣23萬稱保險員要到府收保險費,機警行員察覺有異,立即通報員警到場了解。沒想到林婦見員警到場「見笑轉生氣」,爆氣念員警和行員多管閒事、勞師動眾,隨即騎車欲至他處領錢。員警擔心林婦未經查證便將養老金交給陌生人,趕緊聯繫家人一起勸阻,過了半小時,林婦冷靜下來並感謝員警和行員守住她的養老金。烏日分局分局長劉雲鵬表示,許多民眾遭詐騙集團「假投資」騙術,甚至會「指導」被害民眾如何以話術矇騙行員及員警,以順利讓被害人提匯款成功,交給「詐欺車手」,待被多次刁難無法出金時,方發覺遭詐。呼籲民眾提高警覺,若遇可疑投資活動,務必謹慎求證,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停紅燈飛來20萬 父親以身作則拾金不昧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臺中1名77歲林姓婦人日前臨櫃提款新台幣23萬稱保險員要到府收保險費,機警行員察覺有異,立即通報員警到場了解。沒想到林婦見員警到場「見笑轉生氣」,爆氣念員警和行員多管閒事、勞師動眾,隨即騎車欲至他處領錢。員警擔心林婦未經查證便將養老金交給陌生人,趕緊聯繫家人一起勸阻,過了半小時,林婦冷靜下來並感謝員警和行員守住她的養老金。烏日分局分局長劉雲鵬表示,許多民眾遭詐騙集團「假投資」騙術,甚至會「指導」被害民眾如何以話術矇騙行員及員警,以順利讓被害人提匯款成功,交給「詐欺車手」,待被多次刁難無法出金時,方發覺遭詐。呼籲民眾提高警覺,若遇可疑投資活動,務必謹慎求證,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女子於網路認識男子被設計成為車手遭逮被判刑須入監
【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素未謀面,網路男友介紹工作給女子,卻淪為車手,男子遇假投資遭詐230萬元憤而報警,清水警方逮獲女車手遭判刑6個月。清水警分局長蔡慶星表示,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顯示,「假投資」詐騙案數量,一直是詐騙案類中的第一名,許多遭「假投資」詐騙的民眾,被假網站、假APP吸引投資,得到些許獲利後,就不斷投入大筆資金,有些人匯款到假冒公司戶的人頭帳戶,有些人則交給假冒理財專員的「取款車手」,待被多次刁難無法將獲利出金、網站或APP關閉、通訊被封鎖時,方發覺遭詐,詐騙集團也早已將贓款提領一空,被害民眾就其損失,亦無從追回,因此呼籲民眾應循正當管道投資,建議民眾對網路訊息有疑問,可善加利用165防詐騙專線或110報案專線諮詢,避免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