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銷美的鋼鐵和鋁徵收25%關稅,川普的鋼鋁關稅政策雖在短期內試圖保護國內產業,但長期來看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多維度負面影響,例如推高通脹、削弱製造業競爭力、激化貿易衝突,並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這一政策的核心矛盾在於,其試圖通過保護少數產業換取政治支持,卻忽視了對更廣泛經濟領域的連鎖衝擊。正如彼得森研究所專家加里‧赫夫鮑爾所言,關稅僅讓少量鋼鋁企業受益,卻令十倍於其他下游產業受損。
川普政府於2025年2月10日宣佈對所有進口鋼鋁產品加徵25%的關稅,並取消部分交易夥伴的免稅配額和豁免政策,此舉引發了歐洲多國的強烈反對,並威脅採取報復措施。川普加徵關稅將直接推高美國鋼鋁進口成本。美國製造業依賴進口鋼鋁作為原材料的產業(如汽車、機械、飛機製造等)將面臨成本上升,侵蝕企業利潤,甚至可能導致產品價格上漲,最終由消費者承擔。
就下游產業就業風險來說,美國鋼鐵和鋁產業僅占製造業就業的較小部分,而依賴這些原材料的下游產業(如汽車製造業)雇傭工人數量是其10倍以上。例如,汽車製造商通用和福特可能因成本增加而遭受重大損失,進一步影響就業。而美國企業可能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導致汽車、家電等含鋼鋁產品的價格上升。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資料顯示,美國五年期通脹預期已升至2024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了。
若歐盟等交易夥伴採取反制措施(如對美出口商品加稅),可能進一步推高美國進口商品價格,形成物價與工資螺旋上漲壓力。儘管關稅短期內可能提振美國鋼鋁產業的產能利用率,但美國鋼鐵業長期面臨競爭力不足的問題。例如,2024年美國國內鋼鐵產量較十年前下降近10%,產能利用率僅為74.4%,遠低於全球平均水準。
川普希望通過關稅吸引製造業回流,但鋼鋁產業需要配套基礎設施和熟練工人,短期內難以實現。例如,美國鋼鐵協會指出,鋼鋁產業的技術升級和產能擴張需要長期投入,而非單純依靠關稅保護。歐盟委員會批評美國關稅不合法且適得其反,並計畫採取反制措施,包括限制美國跨國公司的市場進入。加拿大、墨西哥等主要鋼鋁供應國已表示將精準報復,例如對美鋼鐵產品加征關稅。此外,日本、德國等盟友也可能調整對美貿易政策,削弱美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