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務署跨部會合作加強查緝活動物走私

【記者劉天生台北報導】在市場掀起特殊寵物熱潮下,擁有稀奇外表的變色龍、陸龜、瀕危哺乳類等成為時尚新寵兒,因為商業炒作淪為熱門走私商品,衝擊國內生態環境且易滋生潛在疫病傳播風險,形成安全隱憂。財政部關務署統計113年海關查獲違法輸入保育類活動物474隻,以爬蟲類(如蛇、龜)居冠。
關務署表示,未經許可輸入活動物涉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貿易法及海關緝私條例等規定,最高處7年有期徒刑及高額罰金。另外,農曆春節將屆,提醒國人在入境時注意攜帶的食品、藥物、農畜水產品、環境與動物用藥等,不得超過海關規定的限額或限量,切勿攜帶豬肉及豬肉製品、種子及植物等應施檢疫物,如對於申報有疑義,可於入境紅線檯向海關洽詢,或利用關務署官網查詢。現行電子煙及加熱菸均不得攜帶入境,經查獲將依相關法令規定處罰。呼籲國人切勿以身試法。
關務署指出,海關查獲非法進口活動物,常見以入境旅客身體藏匿夾帶闖關,為防堵走私,海關一向將走私活動物列為查緝重點,持續分析鎖定高風險為目標,透過情資交換通報國內外執法機關,強化跨部會合作,在最前線共同守護臺灣生態環境。呼籲社會各界共同提升對動物保護的認識,尊重生命,拒絕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