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今年全國首例的屈公症境外移入確診個案,為20多歲印尼籍船員,3日從印尼入境高雄,在機場被篩檢出發燒體溫過高,馬上抽血檢驗登革熱NS1快篩陰性,隨即安排住院觀察,這也是高雄今年首例屈公症境外移入確診個案。
衛生局指出,屈公病與登革熱一樣,都是透過帶有病毒的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而感染,屈公病常見症狀為突然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肌肉疼痛,症狀持續約3至7天,大部分患者在7至10天內可康復,少數患者從發病開始出現嚴重的關節痛,並持續數個月。
該局提醒,無論是屈公病或登革熱,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均為清除孳生源,市民應定期檢視戶內外環境,並澈底清除積水容器,防止病媒蚊孳生。
高市府防疫團隊持續針對38處空屋、33處空地菜園、14處學校、17處工地等高風險場域進行稽查,陽性率分別為空地菜園9.1%、空屋7.9%、學校7.1%、工地5.9%。衛生局呼籲各公私場所的使用人及管理人,平時應落實環境管理及善盡維護之責,如經查獲孳生病媒蚊,最高可處15000元罰款。
春節年假將屆,民眾如前往登革熱或屈公病流行地區,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避免蚊蟲叮咬,若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主動告知醫師活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