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國際扶輪3470地區在2024-2025年度與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攜手合作,共同推動中風預防篩檢服務計畫,利用HRV可攜式心電圖記錄器來檢測與腦中風息息相關的心房顫動,由於這項非侵入性心律檢查簡易方便,加上AI即時判讀即時產出報告的功能,讓這項預防中風的普篩廣受好評,從113年8月開始至12月,短短五個月內已檢測超過一萬五千人次,發現疑似心房顫動300人以上。國際扶輪D3470林庚賢總監表示,這項社區篩檢不但增進社友間的互動合作,更獲得民眾熱烈迴響主動邀請我們去社區辦理篩檢,為了讓更多鄉親受惠,結合分區內21個扶輪社及臺大雲林分院共同辦理這項中風預防篩檢,讓各界了解心房顫動檢測在預防中風的重要性及我們3470地區推展的成果。
馬惠明院長表示,於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榮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醫院優良獎」及2024年榮獲全球無菸健康照護服務網絡(GNTH)頒發的國際無菸金獎等多項殊榮,這些榮譽肯定了醫院在提供高品質、全方位醫療服務的努力,我們將秉持「中台灣健康守護」使命,持續推動員工、病人、民眾、社區健康促進方案,更透過「雲健康社區中心」,於全雲林20個鄉鎮舉辦健康巡迴講座、提高社區居民對健康的認識,減少疾病的風險。
內科部林亮宇主任表示,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是目前最常見且最重要的心律不整,統計上心房顫動的患者腦中風的機會比正常人,高出5倍以上,且男性大於女性,可謂是腦血管的隱形殺手,因此,早期發現心房顫動有其重要性,自112年10月起,透過「雲健康社區中心」持續於社區,協助民眾進行心簡易心電圖篩檢活動,發現潛在異常個案除了現場給予疾病衛教外,需進一步就醫之個案,即提供掛號/就醫之服務,讓民眾可以盡速就醫,根據社區篩檢結果,113年共服務55場,1645人次,機器判斷可能房顫動44人(2.66%),醫師初步診斷心房顫動(1.21%),就醫確診心房顫動,約8人,透過「簡易心電圖篩檢」活動能協助民眾找出淺在風險,及早治療對民眾健康是一大保障。
臺大雲林分院腫瘤醫學中心陳若白主任表示,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癌症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113年執行院內轉介及66場院外癌症篩檢服務,共篩檢9820人次,共發現31位癌症,其中乳癌9位、口腔癌1位、子宮頸癌5位、大腸癌8位、肺癌8位。目前政府為降低國人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自114年1月1日起,擴大公費癌症篩檢範圍,凡符合資格的民眾皆可接受免費的定期癌症篩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