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中文系攜手東隆宮 體驗迎王祭典

【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今年適逢東港東隆宮三年一科迎王平安祭典,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與廟方合作,舉辦「2024東港迎王平安祭典體驗工作坊」微學分課程,希望藉此課程,讓學生對東港獨具魅力的迎王祭典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及了解。
這場工作坊活動負責人、中文系副教授羅景文表示,「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因傳承百年祭典禮儀、精美王船工藝、獨特陣頭文化,並展現在地居民之向心力與凝聚力,極富臺灣文化特色。他又說,「2024東港迎王平安祭典體驗工作坊」,分為課程與祭典期間的參與觀察兩部分,帶領師生深入了解東港迎王的歷史脈絡,體會東港人對信仰的熱忱與無私奉獻,同時觀察迎王祭典背後的文化意義,以及人神互動狀態。
工作坊課程先介紹東港迎王的由來、傳承方式及迎王程序,並了解東港王船建造技法與心路歷程。同時帶領師生參訪東隆宮,認識其發展沿革、神祇源由和祭祀空間,也見識神尊與建築之美。並安排8名將員帶著學生,手握法器及踏著步法,重演優人神鼓「金剛心」的感動。
因祭典時間長達八天七夜,學員自由選擇參與時間及內容,其中,大部分人參加第一天的請王(請水)、第七天的王船遶境和第八天凌晨的送王等重要儀式,也有人參與多項活動,甚至與家人、同學一起參訪,讓更多人親近與體驗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東港迎王平安祭體驗工作坊學員聆聽蔡財安老師解講製帆技藝。(中山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