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台灣無法置身強權對抗衝突之外

隨著美國對中國實施各種貿易抵制、障礙的時間越久,東西方出現了越來越明顯的對抗之勢,美國重塑對北約的結盟關係,加緊與印太國家的軍事同盟。而中國、俄羅斯在美方緊逼限縮之下,也發展出了更多、更大的與被奴役壓迫國家如中東、非洲的合作關係,例如中非合作論壇、金磚會議、上海合作組織,東西方逐漸形成壁壘分明的兩大集團,台灣身處於集團對抗的前緣,既無法加入任何一邊的國際組織,卻又無法置身於事外,如何在國際衝突的危險狹縫中求生,都是在是每一任總統領導人的智慧。
不久前,賴清德脫口說出要中國向俄羅斯討回璦琿條約喪失的國土,此話沒有獲得大陸方面的回應,反而讓俄羅斯開罵賴清德像狗一樣的吠。事實上,中俄關係已經不是過去滿清末年時的交惡,中國與俄羅斯雖然在清朝末年有過領土割讓糾紛,但雙方仍維繫友好關係,從中共與前蘇聯到俄羅斯的交往歷史可見,中共地緣政治下的現實主義考量,遠高於以領土為口實的民族主義。
在烏克蘭戰火激烈之際,今年5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七個月內第二度訪問中國,並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兩人互稱「老朋友」,在人民大會堂共同發表及簽署聯合聲明,確立中俄「不結盟」,但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加強經貿、能源、科技等合作,並多次點名美國批評其霸權行徑。
對普京而言,這當然首先是要加強反對西方的聯盟。一方面,與中國的肩並肩是對外顯示,莫斯科並未受到孤立。另一方面,普京也希望在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中有中國所謂的「中立」態度。雖然西方國家認為,俄國仍視中國為潛在的軍事對手,表面關係再好,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盟友,因為以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再加上軍事戰略能力的提升,就很可能成為亞太地區唯一霸權,這是俄國所不願意樂見的。但是時移境遷,中、俄會不會在西方多方壓迫下,逐漸形成更緊密的經濟,甚至軍事同盟。
就中國的戰略能源需求來看,最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氣都需仰賴進口,為避免遭受壟斷,也採取多途徑採購方式。以石油來看,自1993年開始,中共已成為全球進口大國,至2017年,俄國更取代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國第一來源國;這也是中共與俄國建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原因之一。中、俄也會會逐漸變成經濟共同體,而這一切,都是拜美國之賜,中俄的結盟讓他們更有力量對抗美國及北約。賴清德若想在東西霸權對抗之下趁勢挑起矛盾,恐怕得先秤秤斤兩,台灣能不能玩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