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傲慢又耍賴的賴清德

賴清德的就職演說著充滿文藝氣息,猶如文青風般的宣言,表面上看來新穎,但實際上卻暴露了他執政中的重大問題。最主要的是,他的政策模糊不清,缺乏具體方向。與蔡英文相比,蔡雖然也有口號,但至少有明確的政策方向。更令人失望的是,賴清德完全忽視了他對憲政改革的承諾,選前選後的態度判若兩人。
早在2019年,賴清德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如果當選總統,將推動憲政改革,改為「內閣雙首長制」。他承諾,行政院長的任命必須經過立法院同意,並讓立委兼任部會首長,以避免執政與民意脫節。然而,賴清德當選總統已四個多月,在正式就職時卻未見他再提出推動憲政改革的承諾。他甚至打破了新任總統邀請在野黨領袖討論憲政改革的慣例,顯得傲慢與自大。
賴清德不僅對憲政改革推動漠視,內閣組成更是顯得自負。他忽視自己是少數總統,卻任命了有爭議的人士,如經濟部長和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這些任命違背了憲政民主的原則。其中,他任命在選舉中落敗的立委吳音寧為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這個機構並無法律依據,違反了公務人員任用資格的規定,破壞了文官體制。
賴清德的問題不僅在於無視憲政法制,而是在掌握權力後顯現出的傲慢與無能。2018年,他擔任行政院長時推動的稅改,將最高稅率從45%降至40%,大大減輕了富人的稅負。當時他宣稱這將減輕中低收入者的負擔,但實際上,中低收入者獲益有限,高收入者反而受益更多,導致貧富差距擴大。根據最新統計,貧富差距已從30年前的16.8倍飆升至66.9倍以上。
賴清德的稅改政策被認為是向富人傾斜,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的根源之一。中低收入者在這樣的政策下未能獲得實質性的幫助,而高收入者反而受益更多,這一結果與賴清德的初衷背道而馳。這種經濟政策不僅未能縮小貧富差距,反而加劇了社會的不公平,讓更多中低收入者感到失望和無奈。
回顧過去八年,蔡英文和民進黨對台灣人民的各項改革承諾,如憲政改革、國會改革、司法改革、教育改革、財政紀律改革、稅制公義改革以及政府效能改革,幾乎全部跳票。這些改革措施本應是提升國家治理能力,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但在執行過程中卻屢屢碰壁,最終未能實現。
賴清德必須認識到,總統的職責不僅僅是發表演說,更在於實際行動和政策落實。他需要聆聽民意,與在野黨合作,共同推動憲政改革和其他重要政策的實施。只有這樣,他才能贏得民眾的信任,真正實現台灣的進步和發展。但賴清德的傲慢與組閣成員的爭議,實在看不出有什麼較更高的領導能力或責任擔當,有的只是傲慢與耍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