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菸槍禍延家人 及時戒菸是上策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64歲許先生是50年菸齡的老菸槍,退休後因為久咳不癒,在家人勸說下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門診戒菸,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林文森主任使用醫病共享決策輔助表和許先生討論可選擇的戒菸方式及輔助藥物,並轉介他接受免費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結果在其左上肺葉發現1.8公分的肺結節,馬上會診胸腔外科醫師進行胸腔鏡肺葉楔狀切除手術,證實是肺腺癌並成功切除腫瘤。

林文森主任表示,菸是百病之源,菸草燃燒產生至少有250種有害化學物質,吸菸者罹患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是2019年全球十大死亡危險因子的第二位。菸草中有15種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認的一級致癌物,吸菸者罹患肺癌風險是未吸菸者的15-20倍,口腔癌是3-10倍,胰臟癌是2-9倍。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5月31日訂為世界無菸日,今年主題為「保護孩童,免於菸商干擾」,呼籲菸草產業減少干涉健康政策;台灣則明訂6月3日為禁煙節,自1997年施行菸害防制法,讓民眾免於二手菸危害。國健署調查2020年國人吸菸率為13.1%,仍有超過200萬吸菸人口。

據統計,尼古丁成癮(菸癮)單憑意志力戒菸成功的比率低於5%,若接受專業戒菸衛教人員諮詢服務,搭配戒菸輔助藥物治療,6個月戒菸成功率則超過3成。戒菸藥物選擇多樣,包括:貼片、咀嚼錠及口服藥等,另建議癮君子可從日常生活中逐漸減少每日吸菸次數,透過運動轉移對抽菸的注意力,達成戒菸目標。

林文森主任強調,根據研究發現,戒菸的好處立竿見影,好處持久。戒菸20分後血壓心跳恢復正常,24小時後一氧化碳排除,戒菸1年後心臟病發作機會減半,10年後肺癌發作機會減半。如果只是減菸(少抽一點),就沒有上述好處,死亡率及癌症風險並未減少,所以鼓勵癮君子利用戒菸門診勇敢踏出第一步,戒菸永遠不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