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谷新寮老街牌樓整修完工 揭牌

【記者陳良安鹿谷報導】鹿谷鄉新寮老街牌樓整修工程完成,彬彬社文化發展協會20日舉辮系列慶祝活動,包括會員大會、國中畢業班學生禮拜文昌帝君、祈求帝君護佑,金榜題名,文運亨通,並配合規劃藝文活動。

立委游顥與全体學子在彬彬書院留影。(記者陳良安攝)

上午10點起在新寮老街牌樓前廣埸,辨理靈鳳廟及彬彬社牌樓落成?用活動,鄉長邱如平,鹿谷國中校長王伯廷、瑞峰國中校長魏靖育、鹿谷民眾服務社前理事長劉木燕校長、國民黨代表林新約、陳良安、林正傳前校長等,在彬彬社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文燦教授率領下,進入彬彬社禮拜文昌帝君、祈求帝君護佑,金榜題名。
彬彬社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文燦教授表示,新寮老街,是八通關古道重要據點,是先民墾拓鹿谷(古稱大坪頂,羌仔寮)最早形成的聚落,人文薈萃,留下諸多古蹟,如靈鳳廟(禮拜慚愧祖師),聖蹟亭,土地公廟,彬彬書院(彬彬社),及八通關古道,入山撤禁,德遍山陬、紀念石碑等,在台灣中部開發史上深具文化歷史意義。
其中,『鹿谷聖蹟亭』位於鹿谷鄉鹿谷村中正路146-1號。清同治10年,新寮街文人社團彬彬社的成員,提倡興建聖蹟亭,後來由童生黃時中負責興建。係清代專供焚燒字紙之用,蓋昔時對凡有文字之紙張,不得隨地拋棄,必須收集送到聖蹟亭予以焚燒,以示崇敬。到日治時代,科舉制度廢除,敬惜字紙的風氣大不如前,日治昭和6年(1931)聖蹟亭一度傾圯,當時彬彬社雖然已改為詩社,但仍然十分重視聖蹟亭,於是再度發起勸募重修。
民國79年(1990),聖蹟亭所在的新寮道旁日漸繁榮,舊有道路不敷使用,需開闢外環道路,聖蹟亭不幸正在計劃的道路上,當聖蹟亭要拆除遷移之際,想不到又遭到車輛撞毀,被移置鹿谷鄉圖書館內保存多年,一直到民國90年(2001),竹山社寮與鹿谷兩座聖蹟亭一齊修復。
鹿谷新寮老街牌樓整修工程完成,於上午10點20分正式揭牌,已蔚為茶鄉書院及老街古蹟嶄新顯著的指標。提供民眾學子敬拜文昌帝君、地方藝文展覽及教學用,是鹿谷茶鄉文化古蹟新亮點。
鹿谷民眾服務社前理事長劉木燕校長說:彬彬社的緣起,鹿谷清朝光緒年間出了一位舉人林鳳池先生,帶動羌仔寮(鹿谷古名)文風鼎盛,當時文人喜歡聚集,並覺得應該要有一處可以讓學子讀書的好地方,共同學習漢字或漢學,因而就組成如今我們所謂的彬彬社。由於彬彬即有禮的意思,所以對我們鹿谷開發過程,形成1個很重要的讀書私塾。目前裡面供俸的文昌帝君、和大魁夫子,一直以來是讀書人很喜歡敬拜的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