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內容請看靜思園地電子報 https://www.jsnews.org.tw/
所謂的「生命價值」,是為人間付出一分虔誠的愛。人生,假如擁有智慧、福報,就會擁有發揮生命在人間、利益人群的價值觀,從此生命觀開闊了,價值觀也開闊了。
就如同我們的慈誠、委員,還有教聯會菩薩、榮董等,在慈濟的系統裡,他們無不都是付出再付出,精進再精進的菩薩。
這次出門行腳一路往北走,所到之處一再叮嚀要「盤點生命的價值」。你們過去走入了慈濟,到現在已經有多少年了?記得是哪一年、什麼因緣走進來的?是誰接引你?走進來後對慈濟有什麼承擔?還接引了多少人……
《法華經》說,將度一個、再度一個,一直傳五十個。相信佛陀所想的並不只是一個人傳五十人,也不是水平橫向的傳,而是深傳一代、二代、三代、四代、五代……一直傳到五十代——期待一人度多人,承擔起為天下眾生傳佛法的責任。
佛法在人間的價值
人間苦難,生、老、病、死是苦,還有人生無明、雜念。無明輕者,困擾自己;無明浮躁,心總是被動隨著環境而轉,那就是亂了,由不得自己。
眾生有煩惱病,佛法藥醫——需要用法,深入他的心,導向正確——這就是佛法在人間的價值。
時間,能累積我們的生命價值,所以深入人間,就是要去「做」。
現在在尼泊爾的藍毘尼,有一群慈濟菩薩正在幫助佛陀的家鄉建設「希望工程」。感恩新加坡、馬來西亞慈濟人遠道而來,將原本乾燥的土地與心地,及時給予法水的滋潤,讓土地可以播上種子。
相信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開、要鋪,還要不斷引導更多人共同行走、走到佛陀的故鄉去付出。這絕對不是觀光,而是真正的回報佛恩,將佛法用在人間,把正知正見的形象帶回佛陀的故鄉,這就是弘法利生。
菩薩招生,就是自己內心法豐足,才有辦法再將法布施出去;所以我們要聞法,還要說法、傳法,再將法輪轉回佛陀的故鄉去,這叫做「轉法輪」。
每一位慈濟人都要耕耘自我心地,勤耕耘、勤精進,再將我們的種子播到別人的心坎裡,讓他們也有穀種可以成長。
我哪一個國家都不曾去過,永遠守在這裡,但是外面的世界,全球菩薩都是就地付出。期待大家用法來接軌,一直接下去——這是我一生的心願,心願需要有人來力行,請大家多用心。
(人間菩提20221227整理/洪淑芬)

【靜思在人間】我有一個夢 尼泊爾輟學女孩的讀書夢
撰文/王瀅琇(高雄)、楊景卉
「如果我不需要來藍毘尼文化市工作,現在的我應該努力學習,完成我的高中學業。接著讀完大學,最後會成為老師。」十九歲的女孩卡比塔(Kabita),總會這樣想起她過去所懷抱的夢想。
十六歲來到藍毘尼飯店工作,一晃眼已經輟學了三年。每天在飯店打掃、清洗杯盤,卡比塔卻從來沒有忘記想再重拾書本,回到學校念書的願望。
「每當我在洗餐具的時候,我都會想如果我能去上學,然後出社會找到好工作,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而不是在飯店洗盤子,該有多好。」這樣的想法,無數次迴旋在卡比塔腦海中。
新加坡、馬來西亞慈濟志工為翻轉佛陀故鄉,行願到藍毘尼,在下榻的飯店裡與女孩卡比塔相遇。每一天總會見到卡比塔勤奮工作,過了一段時間後,本土志工劉馬尼終於開口問了她:「妳怎麼會在這裡工作?」
「因為爸爸往生,我要養家,但其實,我好想念書。」當卡比塔這樣說時,劉馬尼一陣心驚;通常這樣的孩子,都會想賺錢,很少有人想念書。於是劉馬尼起心動念,與慈善組志工去到女孩家拜訪。


◎媽媽點頭 卡比塔喜極而泣
7/13志工花了約四十分鐘車程,來到卡比塔家中,才知道一家十二口人,六個姐姐、三個哥哥、一個弟弟;但是嫁的嫁、離開的離開,只剩她一個人得負起扶養媽媽、供弟弟唸書的責任。也才明白原來女孩,想要再回到學校繼續念書的願望,並不容易。
在尼泊爾,政府提供學童一至十年級免費就學,若是要繼續念11年級,就得要付學費。因此有不少學生在十年級之後即輟學,卡比塔便是其中之一,更何況她要一肩扛起生活重擔。
但志工王綺楨與劉馬尼,一心希望卡比塔能上學。「若是我們提供補助,能讓卡比塔念書嗎?」卡比塔媽媽很堅定地說:「不可能!她去念書沒有收入,誰養家?」志工不死心,再問:「若是補助的錢,是卡比塔一個月的薪水,可以嗎?」
「那好吧!」媽媽終於鬆口說可以。志工轉頭問卡比塔可以念書了,開心嗎?一旁的卡比塔開心地笑了,卻轉眼間又哭了。多年的願望眼看要成真,卡比塔喜極而泣,一旁的志工見此情景,也全都陪著她一起哭了。
「很多孩子出來賺錢之後,根本不想再回學校。但是她還抱著一絲希望,所以慈濟是可以給她這一絲希望的。對我們來講只是一個幫忙,但是對她來講,是生命一個很大的轉折。」面對卡比塔的希望,王綺楨要努力幫她圓夢。
「是不是要還錢給慈濟?」卡比塔小小聲地問王綺楨。
「不用還錢,未來有機會,要幫助跟妳一樣的人。」王綺楨擁抱著卡比塔笑著回答,但心裡卻也開始思量著要促成這件好事,接下來還要跟飯店的老闆談,能不能讓卡比塔順利念書?考驗著志工的智慧。


◎夢想成真 努力向前行
八月,藍毘尼學校即將開學。志工在7月31日帶卡比塔去「悲心女子學校」報讀十一年級,並送上書包,再帶她去量身訂做制服,8月1日卡比塔就可以去上學了。
看著卡比塔穿上制服,臉上難掩的喜悅,從住宿處步行去「悲心女子學校」上課。步入課室,開心地與其他女子一起上課,終於可以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然而失學三年的她,課業有點追不上。卡比塔和其他兩位通過慈濟補助,得以到「悲心女子學校」復學的女生,主動找上蘇米娜,為她們義務補習英文,希望她能趕快追上學業進度。
卡比塔遙不可及的求學夢,在慈濟人的奔走協助下,終於夢想成真。而新馬慈濟人「返佛國、報佛恩」的願行之路,正一點一滴的將愛,遍灑在這片貧瘠土地上。
【證嚴法師的幸福心法】遇到口不擇言的人,怎麼辦?
對象:當腦波弱,遇到口不擇言的人。法師說:「好話要如海綿遇水牢牢吸住,世間是非要如水泥地般堅固,水過則乾。」
解方:以警惕心隔離是非,自備心靈過濾器,不受影響。
證嚴法師:大家開口動舌所說的話,不一定是我們喜歡聽的,就算是我們喜歡聽的,不一定是好事;所以我們時常都被不喜歡聽的或是人我是非,牽動我們的心在起煩惱。(菩提心要233集)
編按:生活中,是不是有些人說話總是口不擇言,讓人氣得牙癢癢。就像我的鄰居發生意外骨折時,他的朋友到醫院探視,看到他沒有請看護就說:「你好可憐喔!受傷了沒有家人在身邊,還沒錢請看護,不像我還有先生可以照顧。」他回答:「我受傷保險理賠了5、60萬。」朋友就說:「那你另外一腳再骨折,就有一桶金了。」
面對他人的言語,有時不僅需要有強大的心臟,還要自備心靈過濾器,留下好的,剔除不好的。
證嚴法師:有的時候,儘管他沒有什麼意,但可能我們有意去接受;無心的人說話,有心的人去接受,這樣也同樣會傷害自己,何況有人刻意說話,我們沒有知識分別,也很容易被他轉變過去。所以我們應該自己好好選擇,不要親近惡知識,對方的觀念如果不正確有偏差,我們絕對不要受影響。
病毒無處不是,是歡喜、是埋怨,這都是病毒;令我們歡喜的,我們就會執著,我歡喜,去執著它,歡喜會變成執迷不悟。或是人家說一句話,令我們記恨、令我們埋怨,這也會累積成是非煩惱,這叫做「心靈的病毒」。
我們應該要訓練,能夠是非止於智者;我們應該也要時時提高警覺,我們的心要定下來,慧才能生起;如果沒有好好將是非隔離,這樣我們無法靜心。
我們可以選擇好話來用,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是非能分辨得很清楚,這就是智慧者。
編按:法師提醒,對於他人的話語要有判斷力。惡知識是佛教用語,與善知識是相對的;惡知識就如病毒般會左右我們的心。
不想當腦波弱的人,可以試試看法師的《靜思語》:「好話要如海綿遇水牢牢吸住,世間是非要如水泥地般堅固,水過則乾。」
證嚴上人《四十二章經講述》─修持口業
我們從一九七九年開始蓋花蓮慈濟醫院,直到一九八六年醫院完成啟用,不是沒碰到艱鉅的難關!但是我時時為自己祝福,我常常說:「我有信心,再困難,都有辦法衝過去!」我希望在這輩子的生命路途中,不要從我口中講出一句「我困難」,這是我為自己立的宗旨。
每個人都可以互相勉勵,只要「一勤」,就可以「天下無難事」,所以要時時自我祝福,絕對不要稍微遇到困難,就自己詛咒,這樣叫做「惡口」!
《四十二章經》:「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有的人開口就罵人,你去罵他,若他不接受,回過頭來,就是罵到自己。就像向天吐痰,痰不會到天上,反而落在自己身上;又像「逆風揚塵」,抓一把沙想要去撒別人,風吹回來,還是吹到自己。所以要時時刻刻守住口業,要培養慈顏愛語,自我祝福也祝福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