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B吸金詐騙案,主嫌曾耀鋒等31人遭起訴,案子牽涉到副閣揆鄭文燦及前立委陳歐珀等大號綠營政客,北檢在起訴中隻字未提備受質疑,北檢後來回應,媒體報導所指「部分政治人物」是否涉有相關不法等,均另案偵辦中,尚未偵結。鄭文燦辦公室卻先行自清,指北檢起訴im.B的新聞稿顯示,鄭文燦從未涉及詐團行為,但北檢卻說「另案偵辦中」;一場司法羅生門。鄭辦的說明似乎在混淆真相,卻越描越黑,更好像在指導北檢辦案。
不管案子發展如何,鄭文燦身涉其中卻是實,北檢以辦藍不辦綠出名,由於im.B吸金案聳人聽聞,社會矚目下不敢對涉案各號人物輕易放水,只有採分離式辦案,即主嫌曾某及遭起訴的共犯,罪證昭彰,依違反銀行法、洗錢防制法等罪起訴,犯罪所得流向,則未一併偵辦,因為這些詐款流向,要認真追查許多綠營大號政客都跑不掉,包括已因東窗事發退出委選舉的陳歐珀,茲事體大,北檢因此「另案偵辦」,說來不無以拖待變之嫌。
鄭文燦遭則被指控與曾嫌往來密切,還替曾嫌關切高階警察人事案,被國民黨告發涉嫌瀆職。北檢當然不敢吃案,因此「另案偵辦」。鄭文燦因此成為繼前行政院祕書長林益世之後,行政院層級最高的涉案人,但他實際上是公認的地下院長,一度是蔡英文欽定接班人,級數動見觀瞻,且值此選前敏感時刻,牽一髮動全身,北檢以政治辦案出名,豈敢造次?因此北檢的「另案偵辦」雷大雨小的可能性極高,因賴清德當選2024台灣領導已幾乎定局。
賴清德在當上民進黨主席時,曾矢言要掃黑金,在2月中通過修訂《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及《黨職人員選舉辦法》,規定曾參與犯罪組織者、性侵害犯罪或兒少性交易者、曾犯檢肅流氓、毒品、槍炮彈藥刀械管制等,由「經判決確定」改為「經起訴」者,都不得登記參選為黨公職;並「取消十年條款」,刪除感訓執行完畢或刑執行完畢、緩刑滿十年可參選之規定。當時曾引發黨內反彈。
但賴清德的掃黑宣示,卻遭黨內起底他在台南市長任內養大黑金,包括郭再欽靠盧碴案起家,後來在光電事業叱吒風雲,引發許多弊端。各界咸指,台南成為黑金故鄉,濫觴於賴清德當上縣市合併市長之時,其「功不可沒」如此。
至5月im.B詐騙案爆發,涉案不乏綠營重量政客,民進黨立委陳歐珀更捲入詐騙集團,因事證昭彰被迫辭去立委職務;在野黨質疑民進黨縱容黑金,賴清德尷尬回應,民進黨的標準不會因人改變,他下令全黨都要以身作則,「要立下最高的標準,來回應社會的期待」。
但對於台南黑金事件,至im.B詐騙案爆發,內中涉及諸多政商黑金勾結,他卻認為是「社會正常社交活動」,還聲稱「不必因為選舉攻防扭曲人性,把人性中的正面信任全盤毀棄,一個運作正常的民主社會,需要靠大家一起建立」。公然幫政商勾結圓說。賴清德的掃黑金一切都是假,他若當上領導人,政壇的貪腐狀況恐怕會更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