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聽力障礙恐增加失智風險 把握時機矯正不再聽攏嘸

【記者柳芬馨基隆報導】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以基隆市來說,總人口數約36萬多人,其中老年人口數約7萬多人,占全市總人口數近20%,為全國第6。如何維護、增進高齡人口的生活品質與尊嚴,以及因應老化帶來的生、心理問題,除了是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外,更是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基隆市必須要關心的事。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耳鼻喉科邱柏翰主任醫師指出,老年聽力障礙是一種隨著年紀增長而產生的退化現象。根據美國一項統計,55歲至64歲約有25%、65歲至84歲約有43%的人有聽損的問題。減緩及改善老年聽力障礙,可以讓長者與外界溝通順暢,提升其人身安全以外,也能有效降低罹患憂鬱症、失智症或失能的風險。
許多長者在出現老年聽力障礙後,心境也隨之轉變,比如疏離親友,拒絕社交,孤僻多疑,憂鬱壓抑或易怒等情形。甚至因為聽不清楚,產生焦慮、被害等妄想,覺得別人都在說自己的壞話,或是在背地裡設計陷害自己等等。如此環環相扣之下,長者對自己越來越缺乏信心,拒絕與外界溝通交流,生、心理問題就會變得日益嚴重。
耳鼻喉科邱柏翰主任醫師建議,當家中長輩覺得聽不清楚時,可以至耳鼻喉科門診評估,視需要安排聽力評估。這一系列的檢查包括耳道、耳膜檢查及純音聽力檢查 (pure tone audiometry, PTA)、語言聽力檢查(speech recognition threshold, SRT)、腦幹聽性反應檢查(Auditory brainstem evoked response, ABR)、鼓室圖檢查(Tympanogram)等。聽力障礙分類為感音性聽力障礙,傳導性聽力障礙及混合性聽力障礙等3種,不同類型的聽力障礙,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傳導性的聽力障礙通常是可以採手術治療的,感音性聽力障礙,如老年聽力障礙,就可以考慮配戴助聽器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