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仟習以工換技展 文資學習創意發光

【記者張原銘、張皓傑台中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日前於文化資產園區舉辦「藝仟習」以工換技實習計畫成果展。文資園區1916工坊推動「以工換技」實習計畫已七年,至今成功媒合超過1000位實習生,展覽命名「藝仟習」代表「一千位實習生的一千個喜悅」,透過回顧與展出習藝成果,邀請歷年實習生及指導老師回娘家互動交流,共同見證珍貴時刻。

圖說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左2)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蔡子瑋院長(左1)、福器飾物工作室何堂立老師(右2)、傑出實習生蔡玉庭(右1)共同啟動「藝仟習-以工換技展」開幕儀式。(記者張原銘攝)

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表示,文化資產園區1916工坊是以「文化資產為主體,創意設計為應用」的理念營運,2016年起推動「以工換技」實習計畫,協助文資、文創、設計等科系的實習生參與面試,至今年累積成功媒合人數更突破1000位以上。

文資局表示,「以工換技」實習計畫以「培訓」、「實習」、「成果」三階段為架構,「培訓」階段由1916工坊規劃安排多元課程,培育實習生的基礎能力再進入各單位實習。「實習」階段則跟隨工坊業師習藝,透過師徒制帶領個別實習生,一方面習得未來就業的技術、知識與工作態度,另一方面實習生運用實習時數回饋工坊業師,以工時換取技藝。最後藉由展覽呈現「成果」,展現實習生的創意與活力,並與工坊業師座談交流,延續師徒情感。

本次展覽規劃「仟習踏藝」、「仟習響藝」二大主題,內容包括今年暑期實習生習藝成果、傑出實習生訪談紀錄片及歷年實習影像回顧等總計37件作品,同時也呈現漆藝、交趾陶、粧佛、金工等傳統工藝共22位工坊業師創作時所使用的工具、技法及材料,讓觀眾不僅欣賞作品,更能瞭解各項傳統工藝創作過程涉及的相關知識,歡迎民眾來園區觀展,體會文化資產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