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改造道路設施 營造友善的人行空間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台中市西屯中工地區,為大肚山麓山坡電位,福和里中工三路社區協和公園有多達3至5米坎表示,以及玉成路、朝馬路現有道路沒有人行空間。市議員陳淑華去年起,數度徵求相關單位,整合地方意見,積極協調建設局、交通局,將興建人行通道,解決群眾必須走在玉成路、朝馬路的險情,打造中工地區優質人行空間。
對此,建設局回應表示,考量現況都市計畫道路空間有限,建設局持續與相關單位研議於停車場用地及公園用地設置人行便橋,經與交通局多次會勘,已達初步共識,後續辦理工程設計將邀集交通局等相關單位審查,以利後續工程設計及發包,儘速優化通行空間。
陳淑華指出,中工三路社區有很多民眾會下來到協和公園來休閒休息,很多是上年輕人的長者及小朋友,由於中工三路跟協和公園有3-5米高的抗議坎,過去道路沒有人行空間,民眾只能走在玉成路及朝馬路車道上,行人車輛共道也爭道,娃娃車及輪椅隊列上走,非常危險。
陳淑華數度邀請集前里長青埔文化協會李鳳珍董事長、福和里林寅利里長及地方群眾與建設局、交通局查勘,要求市府在玉成路及朝馬路兩處排除人行通道,也協商交通建局同意使用相關用地,除人行便道外更要納入設計無障礙環境,提供群眾安全的行走空間;同時也針對複雜的朝馬路、玉成路做好交通防疫措施。
陳淑華認為,台中市還有不少需要整修或整修人行空間或環境地點,目前的調整人行道速度太慢,市府只是有反應動作,凸顯盧秀燕漠視人行空間建置。陳淑華主張即採三年專案計劃、專案規劃落實,全市通盤檢討,完整解決需要整改各地,才能在最短時間洗刷人行地獄的負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