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區《無量義 法髓頌》即將於7月28日-30日於彰化體育館登場,上人為了廣宣大法,令法久住、度化眾生,把無量義經的義理,融合慈濟所行的菩薩道化為劇情,令眾進入無量義經的情境,大眾皆因此次大法會種下不可思議「善」與「愛」的種子,令眾從自度中可以度人,亦從度人中又可自度,臺中港區梧棲和氣志工共一百三十六人仍把握殊勝因緣投入演練。
王文宗說:「自2021年的《慈悲三昧水懺》演繹,十多年後再度啟動《無量義法髓頌》法華精髓在於無量義經,無量義經是靜思法脈所依循的道、所舖的路。
此次,將無量義經透過偈誦、樂曲、編排、利用肢體動作、複雜的變化隊形,讓上千位志工結合三大天團(優人神鼓、唐美雲歌仔劇團、太陽馬戲團)的演繹,將甚深微妙大法,莊嚴隆重呈現,必定撼動人心,這是前所未有、未來也難得一見的莊嚴大法會,能參與其中沒有宿世福德因緣,怎能得之?
蔡雅惠與湯智筠二位大種子,親身示範帶動,一次次不厭其煩的教導,一場場耐心的聯繫安排,時時刻刻的溫馨提醒,聲色柔和、殷勤態度讓人人無不感恩。這曠世絕倫的弘宣一乘大法的演繹,我能參與其中是何等福報,何等殊勝因緣。
種子志工湯智筠說:去年(2022年)開始從線上教學,因疫情讓《無量義法髄頌》經藏演繹,充滿變數,千呼萬喚即將登場,這次承擔演繹種子,多了一分使命感,除了熟記經文及動作還要協助貼地標、學看豆豆圖、跑隊形,都是全新的學習與挑戰。
每每彩排到《能捨一切諸難捨》聽到大體老師李鶴振的那一段話「能夠在我身上動刀子的時候,就是我心願圓滿的時候」那一念,發揮生命的使用權,化無用為大用,因為有慈濟「讓生命因利他而豐富,慧命因自覺而成長」期盼讓人人法入心、入行,見證慈濟走過的足跡,進而人間菩薩大招生,每個人都像螢火蟲的極微光,匯聚成一股大力量,把握時間才能看到生命的價值。
蔡雪芬說:「入經藏要有三不怕法門,『不怕改時間、不怕改手勢、不怕改隊形。』只怕再經過十年後,不知是否有因緣參與。」
回憶起2011年時,參加《慈悲三昧水懺》演繹,當時婆婆身體不適,我在醫院照顧她,婆婆睡著時,我就將手機音量轉小,一旁練習手語並熟悉經文,清晰記得拿水給婆婆喝時,她用手推開喝不下,當時婆婆肚子已腫大,一滴水也難吞嚥,正如一句經文《腹大咽小難吞嚥 美食入口化火焰》,看著婆婆睡著慈祥的臉龐,正是如此,我的眼淚不自主的流下來,不捨她受病痛折磨,婆婆就是肚子大大的,我要拿水給她喝,她用手推開喝不下,經過這些年這經文及婆婆的樣子一直在我腦海中,所以更要把握可以入經藏的因緣「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梧棲區演繹菩薩中,最年長的王富枝師姊今年滿八十歲了,不僅承擔靜思堂和環保站的香積,住家也騰出空間做環保,功德款會員超過一千戶的她,仍然堅持要參與演繹。
王富枝師姊說:「雖然我不識字,但是我知道如果現在不做,就來不及了,感恩法親家人的陪伴,還有種子蔡雅惠和湯智筠耐心、包容我的不足,她們就像身邊的護法一樣,陪伴我反覆練習,我也能漸漸熟記。
又說:「所以,要趕緊入經藏,將法髓收藏在八識田中,把內心的感動發揮出來助人,發好願、做好事、說好話。」
梧棲和氣隊長王鎮良分享「做就對了」,不論是演繹前的前置作業「后里演繹場舖連鎖磚」,還是彩排場地「貼地 標」,一路從不缺席的。 他說:「做得越多,演繹的感受就越多」經過這段期間的彩排,第一階 段驗收圓滿成功,因為大家的配合度很 重要,接下來的第二功德品演繹,相信大家對生命的感觸和體悟會更深。 就像上人所說:「要盤點生命,是否有利益眾生」值得大家省思。
第一次入經藏菩薩 顏吻師姊說:「好幾次我都想退出?」第一次參與經藏演繹的顏吻說。「我很怕比手語,又要手、又要腳,手腳不協調很擔憂,蔡雪芬師姊鼓勵我,先熟悉經文及音樂,我才定下心來,在家裡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志工也一直鼓勵我,我才有信心走下去。」
經營素食館的志工張日昇也把握因緣一家三口一同入經藏,張日昇說:2014那年逢遇了一些人生考驗,促使自己內心一直想尋求,更適合自己的修行方向與答案,因緣下在大愛臺聆聽到上人講述法華經,內心充滿法喜,也於後期諸善知識接引下,成為了慈濟大家庭的一員。
《法華經》是教菩薩法,在上人帶領下,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志業工作,對一切的因緣讓自己想以學習之心,把握這份殊勝因緣入經藏。
葉舒綺師姊說:幾年前參與佛三,當時禮拜法華經經文時,自己也深深感動,也在禮拜中獲得到那份內在的清淨與安定,聽聞我們要啟動法華演繹時,內心就想著我一定要把握因緣,參與這次的經藏演譯!
女兒張庭瑄說:透過不斷的投入志工活動,更瞭解慈濟,也間接啟發我決定走入授證培訓的因緣,或許是這些因緣的延續,讓自己想把握這次的入經藏。
撰文:蔡水美、卓淑姿
圖:童安慶、顏啟烒、李弘文、蔡聰明、謝准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