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園地專刊】【靜思法語】 明辨善惡熄欲火

更多內容請看靜思園地電子報 https://www.jsnews.org.tw/

大家都希望能夠快快送走疫情,但有什麼捷徑呢?唯有茹素。
地球上八十多億的人口,每個人都要吃,若是不茹素,一開口就是吞食眾生的生命,殺生造業無數,天下怎會太平呢?眾生共業,造業的源頭往往在於這張口。
如果你不吃動物,別人也就不會殺,否則殘殺動物無數,累積的殺業過重,也會形成生態的不平衡。假如人人戒口欲,大地才能恢復生機,而不是處處出現危機。

愛護萬物,挽救大地生機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爆發而且勢不可擋,這何嘗不是在提醒人類應覺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希望大家能以戒慎虔誠的心,尊重生命、茹素護生,一同祈禱以祥和之氣消弭瘟疫。
想想過去以來,我們所累積的是善業多,還是惡業多?行善的力道夠不夠?若是貪念不斷、累積惡果,以至於在善惡的天平上,讓惡業勝於善業,人類便會嘗到苦果。
我們不僅要多造善業,還要使人心淨化,令人眾善奉行。這並不是做不到,首先要讓人明白真理,懂得分辨善惡才知道如何揀擇,自然能夠遠離惡業,真正地去行善。
看看氣候變遷帶來的災難,風災、水災雖然是天災,但與人類的行為息息相關。人類基於貪欲導致林地大量被砍伐,當大地的生態受到嚴重的破壞,只要一下雨,地表缺乏樹林等植被的保護,植物根系不足以維護水土,就會造成山崩、土石流,其至連都巿街道都會淹大水!
樹林具有保護水土的功能,一經人類的破壞,便不知道需要幾百年的時間才能修復,這是人心的無明懵懂,因為一念貪心而毀掉了森林的保護,仔細探究,災難背後的原因其實是人禍。

汲取法水,止息貪欲之火

人類重視貿易,不斷地追求經濟發展,但是經濟成長的數字代表什麼呢?是帶來生活的富足嗎?總體價值何在?我經常呼籲大家要好好地把握時間行善,並且回頭盤點自己生命的價值。
人生價值,並不是虛幻的數字,而是生命的質量。
天下事有令我感到欣慰,也有令我憂心的現象。看看新聞畫面上,世界各地遭逢大自然的不調和,天災人禍起源於人心的不調和,師父的心難免急切地希望好人能再多一些!以善力止息惡果,就像以水澆熄森林大火那般,希望能引導更多人以「法水」澆熄內在的貪欲野火。
唯有改變人心,天下才會平安啊!
(人間菩提20220728,整理/明學)

黃美玉師姊(慈望)享受「樸實藝術」自由揮灑的本質,彩繪人生,受邀辦展、教人作畫;她忙得快樂、活得健康。

【靜思在人間】活著真好 享受生命過程

撰文/黃美玉(彰化) 攝影/黃筱哲

給漸老的自己一段話:
「人的老,不是年紀增長的老,而是當你沒有目標、沒有好奇、沒有熱情、沒有夢想,也不再學習時,一夕之間,就會變老。」
是的,我一直不斷地砥礪自己,要保有滿腔的熱情和炙熱的學習力,一步步的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我對自己的要求不多,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平日不懈怠、不拖延,分秒不空過。
好多朋友問我:「為什麼妳總是精力旺盛、活力充沛呢?」
我的答覆是:「有今天的好體力和好精神,是長年自我訓練而來。早年吃苦當吃補,面對困難越挫越勇;心志堅強了,精氣神也跟著增強,再加上長年茹素的關係,身體自然健康。」
所以,我總是勸年輕人趁早儲備身體強健的本錢,不要輕易揮霍時光,否則一轉眼,很快就步入中老年;到那時,算總帳的日子很快就會到來。
為了迎接嶄新的一年,我開始計畫今年將完成的事項;例如關懷各據點的老菩薩們,教大家畫畫,廣結善緣,以及盤點自己的生命故事,努力「完成一本書」。
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知足感恩是與人共生共存的秘方;而善解包容,事實上是與自己和解,好好放過自己。無論年齡到幾歲,身體難免有所變化,但我都衷心接受,愉悅地活在當下;至今唯一沒有改變的,是我那童心未泯的笑容。
在我的人生中,最欣慰的就是成為慈濟大家庭的一份子;在這裡,除了能看到生命的價值外,還有許多學習的機會,讓我發揮良能,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受到慈濟團隊的潛移默化,我常形容自己如泡菜般,越泡越入味。
幸好我來得及加入,並打從心底以慈濟為榮。我樂此不疲地參與各種活動和學習課程,也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在許多地方,我都是年紀最大的那位,而大家也幾乎都忘了我的名字,只知道「黃金奶奶」,因為有我在的地方,就有笑聲;我是被公認的開心婆婆,也有人稱譽我是「快樂製造機」。
活著真好!我們生而為人,享受生命過程,任何酸甜苦辣的滋味,都必須嚐過才算沒白來;無論環境際遇如何,都可以讓生命活得精彩。
學習做個快樂的老人,把自己照顧好,免除兒女擔憂;父母親的平安健康,就是兒女的福報。

搞烏龍

撰文/陳美羿 攝影/周幸弘

下午四點多,才進去精舍處理事情。
精舍人文館到齋堂之間的長廊旁,新建了一排鞋櫃,過去擺在長廊邊上的各式各樣的鞋不見了,一雙雙乖乖的「住」在鞋櫃裡,好整齊。我脫下皮鞋,用夾子把
兩隻鞋夾住(表示它們是有「主人」的,以免被拿錯)並換上室內鞋。
到精舍各處轉轉,該做的事都做好了。回到鞋櫃區換鞋子。咦,我的鞋呢?不見了!一雙雙的找,有些是一看就不對。會不會有人穿錯了?我的腳那麼小,能穿上的人不多吧!我又用夾子夾住,不會也有人把鞋子夾起來吧?
我的鞋,很老舊,應該有十多年了吧?那年罹患腳底筋膜炎,痛得要命。骨科醫師叫我去買德國製的鞋,很貴。但是穿著穿著,不知不覺筋膜炎就好了。因為穿習慣了,於是又買了好幾雙不同式樣的。這種鞋很硬,但很好穿,唯一的缺點就是「穿不壞」。鞋底磨歪了,可以送去維修,把鞋底換掉,又是一雙好鞋。
網路上曾經看過,有人把鞋櫃放在室外,識貨的「偷鞋大盜」就專偷這款鞋。我全身上下沒有名牌,大概只有鞋子勉強算「名牌」!十多年的「名牌」,還會有人偷嗎?
坐下來,嘆了一口氣……ㄟ!我的大眼睛今天怎麼了?我拚命找的是第二櫃,而前面還有一櫃啊!我的寶貝鞋鞋,不是好端端的在那兒嗎?換好鞋,邊走邊想起多年前的另一起烏龍,不覺噗哧一笑。因為,兩者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某一年的某一天,一位師姊開車,幾位好朋友去餐廳聚餐。餐畢回到停車場,居然找不到車了。會不會忘了放在哪一個停車格?於是一排排的找,找不到!
「我的車子不見了,會不會被偷了?」師姊打電話給先生。
她先生回:「找一個最靠近的派出所報案。」
問了派出所在哪個方向,一行人就向前走,準備去報案了。
走啊走!哇!居然前面還有一個停車場。
「我的車,在那裡……」這位師姊哭笑不得。
哈哈哈!大家也笑成一團。車子沒有丟,是一群人搞錯了停車場,難怪找不到啊!
東西放在「彼處」,卻在「此處」拚命找,難怪找不到。就好像「緣木求魚」、「水中撈月」一樣。樹上當然沒有魚;水裡面又怎麼會有月亮呢?
學佛也是一樣。目標要準確,否則再怎麼努力,也是白費工夫,不是嗎?

證嚴上人《四十二章經講述》─法尚應捨 何況非法

《金剛經》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法就好像竹筏,要載人從此岸到彼岸;凡夫不諳水性,沒辦法從河這邊游過去,要靠竹筏,把我們載過去。過去之後就要捨棄竹筏,才能登彼岸;假使不捨竹筏,還是無法上彼岸。
有的人持戒、執戒,執戒和持戒不同,執戒非持戒。譬如很多人去受菩薩戒,受戒而不去行菩薩道,就是沒持戒,沒依照佛陀教化的規矩去實行。破戒,受菩薩戒也沒有用。受戒以後,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卻執著,這樣就錯了。學佛,要提出智慧、用佛法來成就道業,不要將佛法放在心裡,妨礙了道業。
有的人本來把先生照顧得很好,也把婆婆伺候得很好。但是學佛以後,說要去受菩薩戒,將來才可以解脫,才可以成為佛的弟子。但受戒回來,高高在上,婆婆的衣服換下來,她不幫忙洗;說「我已經受菩薩戒了,我是菩薩,婆婆是凡夫,我怎麼可以洗凡夫的衣服。」丈夫跟孩子的三餐,要跟她一樣素食。這叫做「執戒」。為了自己守菩薩戒,讓丈夫、孩子心起煩惱,就是心執在戒裡。所以學佛應該要取中道,要學得明白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