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革實院副院長何志勇1日共同召開記者會。
【記者陳良安綜合報導】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拋出延用核電,台電前核安總稽查、清大核工所顧問王琅琛、立法委員王鴻薇以及中國國民黨革實院副院長何志勇等人1日共同召開記者會。王琅琛說「其他國家從沒聽說核廢料不能處理」,王鴻薇指賴清德老家就是核二廠所在地萬里,請賴清德向鄉親承諾,核一、二的乾式貯存場只是「暫時存放核廢料」,四十年後可以移出。
王鴻薇首先澄清,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並不反核,也從未參加過反核遊行;對於新北市的核一、二乾式貯存場,侯友宜強調,新北市為人口稠密的地方,多次向中央反映,核廢料要妥善處理,如果現階段沒有能力處理,要告訴新北市民,不能把都會區變成最終處置場所。
王鴻薇指出,「擁核要處理核廢料,反核也要處理核廢料」,即便核四不重啟,即便核二核三不延役,用過核燃料棒仍有最終處置的問題。中央必須明確承諾新北市民,新北的乾式貯存場只是暫存,絕對不會變成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所,「40年後乾貯場的核廢料要如何處理,賴清德應該要給新北市民一個交代」,而不是高喊2025非核家園,就不需要去面對核廢料議題。
王琅琛認為,賴清德提出「核能機組未來可緊急使用」,事實上就等於延役;核電廠執照更新需嚴謹冗長的程序,原能會審查就需時約長達29個月。世界有許多核電延役案例,台灣當年也從核一、核二、核三一步步做,核一延役當初幾乎已要拿到執照,後來卻不了了之,令人遺憾。
何志勇表示,「不處理核廢料的政黨沒資格執政」,很可惜民進黨上台七年卻是零進度。已故的前環保署長李應元曾拋出「核廢料請美方協助處理」,之後卻沒有下文;扁政府時期俄羅斯曾探詢我方是否願將用過核燃料棒運往俄羅斯處理,包括現在澳洲研議設置國際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顯見「境外處理」的空間是存在的。
何志勇強調,歐盟執委會已修正《永續金融標準》,將核能與天然氣納入永續能源(sustainable energy),2022年國際能源署(IEA)在最新特別報告《核能與安全能源轉型》中指出,使用核能可以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排碳並推進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進程;反之,建設永續的乾淨能源系統將更困難,風險與成本也更高。能源安全其實涉及到國家安全,執政者必須負起責任,不能再欺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