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上午至雲林縣口湖鄉源鄉自然生態農園,舉辦有機薏仁與綠豆田間示範栽培講習觀摩會。
【記者張朝福嘉義報導】嘉義大學有機雜糧研究團隊農藝學系侯金日副教授與生物資源系黃啟鐘副教授,17日上午至雲林縣口湖鄉源鄉自然生態農園,舉辦有機薏仁與綠豆田間示範栽培講習觀摩會,實地走訪有機驗證合格農田傳授栽種經驗,希望能提高薏仁與綠豆有機種植面積。
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委託嘉大教師進行「有機作物栽培、產品加工及資材、種子研究開發與商品化利用」技術研究,歷經三年以田間觀摩講習方式呈現研究結果。計畫主持人農場管理學程主任侯金日副教授講授有機薏仁與綠豆栽培管理技術;生物資源學系黃啟鐘副教授講授兩種有機作物病蟲害管理技術,隨後進行田間實地解說。該場活動有來自各地區農業人員、鄉鎮市農會、農業改良場及社區大學學員等近100人參加。
侯金日副教授表示,此次試驗之薏仁品種為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之臺中1-5號,有機栽培適合於春、秋兩作,種子產量春作較秋作為高,薏仁耐水性高,種子充實中後期之梅雨季節對產量影響不大。有機綠豆種植品種為臺南5號,2月種植,5月中以後採收,因開花成熟期不一致,有2-4次人工採收機會。
兩種有機作物田間敷蓋稻草、花生殼粉與稻殼可有效抑制雜草,保持土壤濕度,提高有機薏仁與綠豆產量。春作中期溫度漸高,作物生長快速,若提供有益天敵棲息環境,以蟲克蟲之方式,亦能減少病蟲害。生資學系黃啟鐘副教授提到,有機薏仁與綠豆田使用斜紋夜盜蛾性費洛蒙誘殺器可降低斜紋夜蛾發生密度;黃色黏紙對葉禪、粉蝨及薊馬等具有吸引力,施用蘇力菌、苦楝油及窄域油,可有效控制鱗翅目害蟲,上述兩者皆可減少害蟲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