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慈濟浴佛典禮,全台有超過十萬會眾同霑法喜與佛恩,在中部地區各慈濟會所,接引社區大德舉行孝親與同沐佛恩活動,讓民眾度過一個法喜殊勝的母親節與佛誕節。
【臺中靜思堂】
2023年5月14日是佛誕日、母親節、全球慈濟日,慈濟臺中靜思堂舉行一年一度的浴佛慶典。高齡九十三歲的臺中市私立僑泰高級中學榮譽董事蔡學文,投入慈濟近四十年,每年這一天都來參加,即時現在走路必須多一支拐杖扶助,仍然堅持來浴佛。
蔡學文對著志工說:「能跟師父(上人)跟慈濟結這分緣非常重要,以參加浴佛表達對上人的尊敬。慈濟人就是要尊師重道,一定要重視。」以這樣的心念,他鼓勵學校的師生們參加慈濟活動,學校老師們至今秉持老董事長「行孝行善」的教育宗旨,讓學生們自由參加。
在典禮組中,十七位慈青社志工,穿著淺藍色上衣搭配白色長褲,看起來朝氣十足。劉麗欣綁著兩條可愛的辮子,她是第一次參加慈濟的浴佛,雖然還不清楚浴佛真正的意義,但是走進講經堂那瞬間,即被幽美的現場及淡淡的馨香給攝住,直說,很莊嚴。
劉麗欣來自馬來西亞國籍,是中國醫藥學院的實習生。在臺舉目無親,幸好大學期間參加慈青社,多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志工。也在慈濟活動中,學會以同理心為人著想,是她參加慈青最大的收穫。
任職於僑泰高級中學已經二十三年的學務處主任葉筱楓,原來負責夜間部學務。三年前轉任日校,適逢COVID-19疫情解封,才有因緣與五位老師一起帶五個班級,師生總共二百六十八位參加今年(2023)慈濟浴佛典禮。
司儀引領著大家唱誦〈爐香讚〉、〈讚佛偈〉,場面殊勝莊嚴。在這樣的氣場與氛圍中,看到孩子充滿笑容的臉龐和眼神,葉主任覺得,孩子們的心應該有所沉澱,可以去思考自己對師長與父母要有感恩和回饋的心。「此行很有意義」葉主任說:「只有來到現場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慈濟民權聯絡處】
今年5月14日是母親節與國定佛誕節感恩的日子,慈濟民權聯絡處舉辦浴佛祈福典禮。在悠揚梵唄聲中,大眾雙手合十,聲聲莊嚴佛號迴盪全場、攝受人心。
其中,有一位身著迷彩軍裝虔誠的林奕霆在浴佛隊伍中特別顯眼,林奕霆正在服義務役,打算在退伍後,就要開始外出工作打拼,因此今年的母親節,即使在服役中的他,特別把握放假時間,要好好陪媽媽。
林奕霆的母親洪麗玲是一位熱心的慈濟志工,在母親節與佛誕日這一天,林奕霆的母親一早就前往慈濟民權聯絡處張羅慈濟浴佛典禮的舉行。
5月14日母親節這一天,當慈濟民權聯絡處浴佛佛號聲響起之際,虔誠投入浴佛勤務的洪麗玲,突然看到穿著軍裝的兒子林奕霆手捧著鮮花出現在她面前,除了送給媽媽一個驚喜外、還陪同媽媽同沾佛恩。
林奕霆從小就跟著媽媽參加慈濟活動,耳濡目染下做對的事、做善的事變成一種習慣、一種本分,希望可以透過每一份小小的善念和智慧,幫助他人、服務社會也認識更好的自己。
林奕霆說:「浴佛對我來說是感恩和祝福的行動方式,今年多了一個軍人的身份,希望能用國軍堅定的精神,感恩我擁有的一切成就與愛護,祝福親朋好友日日平安健康。」
【大里靜思堂】
和風煦煦,天濛濛亮,5月14日一早,臺中霧峰、大里、太平等地的志工與會眾,近千人齊聚大里靜思堂,一起歡度這感恩的節日―――佛誕節、母親節和慈濟日。
鐘聲響起、人人雙手合十虔誠一念心,唱誦〈爐香讚〉,開啟浴佛典禮。從事教育工作、同時也是慈濟四十多年會員的王玉珍,要向佛菩薩表達感恩之情。她說:「回想四十幾年前,我第一次接觸慈濟,都看到慈濟一直在努力傳播大愛,救助全球的苦難人,讓人人平安順利;參加浴佛,祈求人人平安天下無災無難。」
會眾林小姐說,在繞佛繞法的時候,氣氛很祥和。之前,她一直感到心裡煩躁不安,今天聆聽證嚴上人開示時,彷彿心門被打開了,接受到了法喜的潤澤。林小姐很喜歡靜思堂寧靜的環境,讓她的心能平靜下來。以前很封閉的她,在這裡受到志工關心與陪伴,逐漸願意敞開心扉。
住在大里靜思堂附近的民眾洪女士,第一次來參加慈濟浴佛,一早六點半就來會場等,看著大螢幕連線直播浴佛的她說,浴佛大典很莊嚴,凝聚很多人的力量,讓心沉澱、心生祥和。
會眾陶小姐也說,她早上六點就來等候。浴佛後,她含著淚水說:「這場全球同步的浴佛節,讓我非常感動,不知不覺一直流眼淚。以前參加過類似的活動,但從來沒有像今天的感動。特別是發願的時候,讓我淚流不止……」
【心田聯絡處】
5月14日早上八點在臺中慈濟醫院浴佛後,在右側心田聯絡處又舉辦一場溫馨又讓人飆淚的奉茶、浴足活動,有的孫子為阿嬤、阿公,有的為母親、有的為太太……有的是全家一起來,溫馨感人的畫面,分不出是淚水還是茶水了。
來自大里八歲的蕭禹威和六歲妹妹蕭禹彤,來為阿嬤洪女士奉茶和浴足。洪女士的兒子婚姻觸礁,她代替母職拉拔兩個孫子長大。活動才開始,她就紅了眼眶,淚珠成串流。
洪女士有個年邁的老母,因行動無法自理在安養機構已逾六年了,近年來因疫情無法常去探訪陪伴,她心頭百般糾結。在奉茶浴足中,兩個孫子好貼心,一個奉茶,一個幫她擦腳,洪女士感到好窩心,又哽咽了。
羅先生的妻子因一場車禍造成腦部創傷,生活完全無法自理,不過認得先生。羅先生不捨地說,「無常發生前,太太是很顧家,很認真工作的。」他一肩扛起照顧責任,個中的辛酸在他泛紅的眼眶裡無可隱藏。(文字:王佩娟、吳淑女、吳淑妃、林淑懷、洪素養、張淑宜、張翠娥、楊素萍、劉錫昌;攝影:余明儒、田凱允、林萬教、林聰穎、陳淑玲、章宏達、許順興、簡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