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家豪屏東報導】為什麼百香果叫做乘坐搖籃的水果,農糧署南區分署表示,當百香果成熟掉落直接碰撞土壤,常造成果實裡之果肉分離,導致果實之口感變酸。為了提升百香果香氣和甜度,農民在百香果成熟期間,於果實與土壤間架一層網,讓百香果成熟掉落在網上,而不碰撞土壤,這樣子就不會造成果實損傷。百香果掉落在網子上,就像在空中坐著搖籃,不僅提升百香果品質,同時農民也好收成。
「乘坐搖籃的水果」百香果,原本由臺灣中部地區農民開始,產期大約7-9月。屏東享有冬季少雨的「天時」與溫度較中部溫暖的「地利」,農民透過燈照,促進開花調節產期及網室栽培以有效阻絕東方果實蠅等蟲害,將產期提早在2至6月採收。因低溫常使百香果果實的成熟度不足,導致口感酸度提高,屏東較溫暖的天氣,恰可減少百香果因低溫變酸的機會。
走訪位於屏東九如鄉黃國明有機百香果園,看著滿園結實累累的百香果,也聽黃國明的訴說:「這塊地是父親留下來的土地,98年莫拉克風災那一年開始種檸檬,並通過有機驗證,但遇到檸檬盛產價格低廉,所以在4年前轉型種植百香果,百香果也通過有機驗證。」
百香果營養價值包括豐富的膳食纖維、鉀、維生素C、維生素A、鐵質、蛋白質,更重要的是含有植化素「類黃酮」。現在品嚐鮮甜乘坐搖籃的有機百香果正當時,另也提醒消費者,購買百香果不要放冰箱喔,請記著「低溫,會使百香果果汁的酸度提高」,歡迎消費者訂購,也可洽詢黃國明先生(0933-388-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