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國小師生們25日與水牛拉拉同樂。(記者吳峙嵩高雄拍攝)
讓水牛進入校園 陪伴小朋友一起唱歌、說故事
【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大同國小今年兒童節活動充滿童趣,25日讓水牛進入校園,陪伴小朋友一起唱歌、說故事,體會阿公阿嬤時代的農村文化,也教導用正確的方式與牛互動,以生動活潑方式,體驗食農教育與生命教育,歡度不一樣的兒童節。
大同國小表示,水牛「拉拉」走在校園裡,瞬間讓學生們,甚至老師們、該校「福樂學堂」的長輩們驚喜萬分。「拉拉」走在紅地毯上,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學生們歡喜地唱著歡迎歌熱情迎賓,也有小朋友立即為「拉拉」首次的校園星光秀素描速寫,為牠留下最美麗的「牛影」。
有小朋友興奮地「對牛彈琴」,一年級的藍郁暘特別帶來「乘著熱氣球出發吧」歌曲,現場與「拉拉」同樂,大同福樂學堂的長輩們也一起出席這場盛會,阿公阿嬤們回憶著早期農耕社會的日常,老少共學串起不同世代的共鳴,是台灣文化、循環農業、生命教育重要的一環,透過與水牛的接觸和互動,建構孩子們更深刻的教育經驗。
大同國小校方也邀請職人高一鑫,現場指導學童將曬乾研磨成粉狀的水牛的糞土與水攪拌,製成牛糞薰香,也告訴小朋友們,一隻熟齡的水牛每天食量大約50公斤,而且會排放近30公斤的牛糞。
昔日農家為了讓農廢減量,就將牛糞當做燃料,用來煮飯燒水。並說明薰香驅蚊的功效,是最天然無害的驅蟲劑,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六年級的李沅真還驚呼連連,「原來牛大便一點都不臭耶!」
大同校長陳詠禎期待藉由水牛拉拉走入校園,進行食農與生命教育,一起體會阿公阿嬤時代的農村文化,同時教導學童用正確方式和牛互動,為都會區學童建立人與動物、土地互利且共生、共存、共榮的生態價值,讓環境平衡永續,世代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