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128啟愛教善 集福人間(攝影鄭春金)
更多內容請看靜思園地電子報 https://www.jsnews.org.tw/
全球慈濟人在各自的居住地,積極啟動推素。在馬來西亞,慈濟人鼓勵民眾吃七天、吃一百天,或是吃一百餐素;他們說,只要一餐有五百人吃素,就能拯救一隻豬,或是少殺三十八隻雞。
在我看來,吃一百天素還不夠,倘若能人人茹素、天天茹素,不就能拯救無數生靈、為人間造無量福?
庇護眾生,如母雞呵護小雞
慈濟人呵護眾生、庇護生命,就像母雞——母雞孵蛋,小雞破殼而出,每隻都小小的,很可愛;母雞怕牠們冷,展開翅膀,將這群小雞掩護好,讓牠適應環境之後才放開。
佛陀來到人間,也像母雞呵護小雞——佛陀說法,讓我們了解道理,期待我們身心得到了法,慧命因而增長。
當我們在佛法的溫暖呵護下,脫殼而出、翅膀硬了,就要換我們走入人間,好好的了解人間法,將佛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慈濟是我們的家,在我們的家庭裡,師父教育大家,要護生不殺生;希望每一隻小雞脫殼長大後,都能有一分善心——這就是「氣」,愛的氣氛要在這個家庭裡一直傳下去,帶動眾生身心健康、內外清淨。
不吃不殺生,天氣地氣人氣祥和
看到了俄羅斯、烏克蘭二國戰爭,對彼此都造成了傷害。現代人的知識、研發力越來越來高,武器殺傷力越來越強,唯有靠各國發揮人道精神自我約束控制;一旦人道都破滅了,有人不守規矩,違規使用強力武器,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人間習氣熏習,無明造成彼此對立,差之毫釐,就將失於千里。所以我們要不斷呼籲:戒慎虔誠、培養愛心、愛護眾生、不殺生。
唯有人「口」茹素——你不吃,他就不殺;不殺,就不會刻意去養。眾生回歸自然之愛,天氣、地氣、人氣祥和,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就能合和互協,讓眾生平安。
一切唯心造,增善斷惡保平安
世間的一切,總在人的一念心。佛陀說,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一念三千界;這一念間,遍及了很多很多的世界。
我們的一念善心發出去,可以救濟很多苦難眾生;但是一念惡起,危機重重,一旦動作起來,人間就不堪設想。
善惡就在一念間,現在的人間,很需要大家發出愛的呼喚:人人自我控制,不只不生惡、能斷惡,更要推動善,讓善增長;斷惡修善,就是每一個人都要努力的方向。
(人間菩提20220618整理/洪淑芬)
【靜思在人間】【算命、風水】~《解惑(四)學佛篇》讀後感
文:黃義閔 圖:靜思人文出版處
《解惑》(四)學佛篇中,除了記錄證嚴上人對於學佛的教示外,對於與民間信仰息息相關的算命、風水的見解也記錄了下來。
上人:一善破千災。業是自己造的,當然也要自己去轉,不要盲目想花錢消災。
早期的臺灣社會,算命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從生至死,舉凡孩子出生取名字算筆畫;嫁娶時合八字、擇日;公司行號動土、開工;喪葬時的風水、方位……等等,算命與我們的生活幾乎密不可分。平常或許可以作為參考,但若從參考變成迷信,凡事沒有「算」過就會不安心,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因此有許多人就此事,前來請教上人的看法,究竟算命師的話要不要相信呢?
上人則以正念轉運來開解,並提到,業是自己所造的;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帶著世俗人說的「命運」,在佛教來說即是「業力」,因此要勇敢面對現實,靠自己的正念、善行去轉運。今生所遭遇的障礙,來自前世造就,若指望算命,想要花一筆錢就消除前世累來的「災」,怎麼有可能呢?
上人也提到,當年建精舍大殿,他未曾選日子,施工的人一來就開工;建好要安佛像時,也有人問是否要擇日?佛像是否要開光?上人皆一一回絕。或許,正如上人常說的:做,就對了。
在學佛的路上,我們皆已在慈濟這條快速道路上,如此,更應該把握時間去投入人群,為普天下的眾生付出,怎麼有時間去算日子、算時間以此來拖慢我們的腳步呢?
上人:福人居福地,只要心念純正,東南西北都一樣。
除了「算」日子外,也常常有人請問上人關於「算」方位──風水的問題。上人對此教示我們,只要心中歡喜,處處都可以是好風水;書中也記載上人曾分享的一則故事。
上人初至花蓮時,曾聽聞幾位木材商同行路過某地,聽到地理師說這地方是龍穴,祖先若埋在這裡,後代子孫必定飛黃騰達。那位木材商聽聞後,回去立刻採取行動,將安置在寺廟的祖先牌位,轉移至這個龍穴地。
怎料不久後,這位木材商家中橫禍接二連三,後來將祖先牌位請回寺中,家中才逐漸平靜下來。上人舉此則故事告訴我們,其實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並非風水、地理的問題,是個人福分的問題。試想,若木材商未將祖先牌位移至龍穴,家中一樣發生橫禍,則是否又要怪罪自己呢?如此一來,永遠都陷入疑心與無盡的掛礙中。
上人:一切唯心,哪一天心中歡喜,那一天就是好日子。
其實,山河大地皆非一成不變,今日此處也許是好風水,但或許經過一場地震、水災,山河樣貌就有了變化,又怎麼會有所謂龍穴,能永遠庇護後代子孫呢?上人甚至也說,假如牌位放好就會賺錢,那麼人就不必努力了。
正如上人所言,假設祖先真的有靈,怎麼會因為自己的子孫不懂方位,就懲罰於你,讓你無法過上好日子?至於神明、菩薩,憐憫眾生都來不及了,更不會因為方位擺錯的問題而怪罪之。
總之,人生遭遇挫折、障礙都是很平常的事;這時難免會期盼外部的神祕力量,為自己帶來心靈上的慰藉。但往往在訴諸這些方法時,又陷入了迷信之中,覺得自己哪裡做得不夠、是不是用錯了方法……反而疑心生暗鬼,更甚者則影響了周遭的親朋好友。
其實,只要做事踏實,心就會安穩;心念純正,一心正念,便不會受迷信影響,導致心中有了掛礙,那麼不論什麼日子,什麼方位都是吉祥的好日子、好方位。
身在何處?生在何處?
撰文/陳美羿(花蓮);攝影/白崑廷
我在台北市有個房子,距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很近,走路不到十分鐘。這是為了兒子上班方便,「慈母三遷」特地買的。
在花蓮,我也有一個落腳處,走路到精舍大約二十分鐘;開車則更快,大概兩、三分鐘就到。
去年開始,我比較常住花蓮,有事才回來台北。可以說是來來去去,繳了不少錢給台灣鐵路局。
有一天醒來,自己嚇了一大跳,我這是在哪裡呀?
呆了半晌,才不覺啞然失笑。我回到台北了呀!這是我自己的「閨房」嘛!
因為花蓮的臥房,衛浴就在床的對面;而台北臥房的衛浴在床的右邊。醒來猛然看見對面的牆,好陌生,以為自己在「他方世界」。
這是「小死」,睡一覺,醒來居然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如果是「長眠」呢?
這一世的生命結束了,「長眠」之後呢?會「生在何處」?
生在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如果有幸生在人間道,是在台灣這有福、有愛、有法的福國?還是生在邊地?
比如非洲黑色大地的某個偏遠的山區,要一滴水都很難;或是在戰亂動盪的國家,沒有食物、沒有醫療,只有轟炸和槍砲……
「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來生的大戲,是今生自己寫的劇本。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積極行善,遏止惡行惡念,就不必擔心「長眠」之後,自己會「生在何處」了。
證嚴上人《三十七道品講述》──五根之「信根」
過去有一對父子在山裡修行,父親是一位婆羅門教授,對自己的修學非常重視,所以將兒子也帶到山上,要好好將教法傳授給兒子。年輕人上山後,遇到一位女孩子,體態肥胖,但是非常會撒嬌。年輕人經不起女孩的挑逗,心門一動,就與年輕女孩情投意合。
他們去到城市,女孩說:「我好累啊!可不可以幫我整理房間,鋪好床鋪,讓我休息。」當年輕人整理好房間、鋪設好床鋪等一切的雜事,女孩又說:「我很想吃點東西」年輕人就去幫她打點,忙到不得休息。一段時間後,他筋疲力倦,心想:「父親給我那麼多的恩情,我只不過為父親提水撿柴,給他一點點回饋;這個女孩與我沒什麼關係,我卻為她辛苦付出,究竟是為了什麼?」他好像突然覺悟了,就這樣離開女孩,又回到山上去,接受父親的教育。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佛要徹底正信,好好培養信根。修學佛法要去污歸真,去掉污染,歸於真誠的信仰、信念;要正信,才能斷掉迷邪的心;要精進,才能時時培養信根,否則很容易被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