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一 二號隧道及古道重新開放 串聯多處風光

【記者徐玉英桃園報導】拉拉山「巴陵一、二號隧道及古道」於111年8月19日整建後重新開放,步行路線可由拉拉山遊客中心出發,途中經過蝴蝶館、甲蟲館、巴陵一、二號隧道與巴陵吊橋,沿線景色宜人且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
桃園市政府為推動巴陵拉拉山地區觀光發展,積極爭取中央補助經費,於110年提案交通部觀光局「體驗觀光-地方旅遊環境營造計畫」,以「整合特色,景點串聯」為目標,同時考量在地、生態、人本、永續等概念,獲核定計畫經費新臺幣1,000萬元,重新整建「巴陵一、二號隧道及古道」。
該工程於110年11月25決標公告。但巴陵一、二號隧道內,受109及110年地震及豪雨等天然災害因素,造成隧道內壁體崩裂、隧道外邊坡土石滑落以致觀光設施損壞,經市府財政局於110年度核定撥付天然災害準備金總經費計新臺幣1,860萬元補助,並於111年5月9日完成「巴陵隧道災後復建工程」。
近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影響,大部分民眾選擇避免群聚、減少外出,進而導致巴陵拉拉山地區遊客數下降。桃園市政府為此重新檢討規劃「巴陵古道」的路線,期藉由整修古道中特色景點及周邊遊憩設施,並重新串聯遊憩資源、部落資源,創造遊憩新體驗。
巴陵古道全長約1.28公里,可由拉拉山服務中心出發,約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蝴蝶館」,此次改善重點除了重新整理周邊環境,也栽植誘蝶花卉植物12種,逾7百多株,能讓遊客充分感受花朵清香、豐富花色,有如置身蝴蝶仙境之中。另外,針對「甲蟲館」前開放空間,重整行人步道鋪面,規劃枯樹堆置區並種植5棵光臘樹,以豐富甲蟲生長環境。
原巴陵一、二號隧道因年代久遠而讓人望之卻步,透過本次整建工程重新整理公共廁所、鋪設行人步道及規劃休憩平台,而隧道內既有原住民畫家在地創作也設置解說牌,讓遊客更能體會原住民的過往與信仰;並利用一號隧道前,北橫舊公路腹地設置一夜間觀星休憩平台,不僅白天可俯瞰壯闊的大漢溪谷景觀,夜晚可仰看北橫浩瀚無垠的星空。
巴陵吊橋作為巴陵古道上之重要停留點,天氣晴朗時,蔚藍的天空、翠綠的山景、火紅的鐵橋映成一幅大自然的桌布,開闊的視野更可俯瞰大漢溪的壯麗景色。桃園市政府邀請民眾一同走出戶外、漫步古道,並提供前往北橫旅遊能有更好的旅遊體驗。

蔚藍的天空、翠綠的山景、火紅的鐵橋映成一幅大自然的桌布,開闊的視野更可俯瞰大漢溪的壯麗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