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散步不戴罩 是拿人命做賭注

新任防疫中心指揮官王必勝的處女秀,第一條解釋指引「散步視同運動,可以不用戴口罩」,引發了不同的質疑聲音,一般民眾在路上行走也算是散步,是不是就可以也不戴口罩了?既如此何不乾脆解禁口罩?台灣目前每天還有二、三萬人確診,稱不上疫情穩定,但陳時中跑去選舉,指揮中心跟著降級各種防疫規定,讓人懷疑根本就是在配合民進黨選舉,營造疫情趨穩、防疫成功的假象,墊高陳時中的滿意度。
可能心不在焉或者老想著小護士的王必勝第一次談到散步要不要戴口罩?他第一次說明「散步也算為一種運動,應該是不用戴」,不過很多人存疑,許多人點出散步與出門在外行走並無差異,認為「散步不戴口罩」的定義過於模糊。網路上立刻有民意調查詢問散步可以不戴口罩的鬆綁規定適不適宜?結果超過5成的民眾不贊成,將近7成的人不會因此就不戴口罩出門。因為疫情其實並沒有趨緩,出門不戴罩簡直自尋死路。
為了平息民眾的疑慮,王必勝隔一天再修正解釋說,「是否能與不特定對象維持社交距離是很重要的評量標準,並舉例如是在在河濱公園做運動、散步,場地很空曠則不須戴口罩,但如是在百貨公司逛街當作散步,由於無法確實掌握與不特定對象之距離,且無法維持良好社交距離,因此需要戴上口罩。而散步需在可以保持社交距離的狀況下不戴口罩,該規定無論是在室內還室外皆適用。」
這樣的解釋也是自由心證,能保持社交距離就不必戴口罩,那麼在路上散步與他人的距離可能忽遠忽近,口罩是要一下戴、一下脫嗎?如果要開罰標準何在?舉證也困難,難免讓人心存僥倖。桃園市長鄭文燦帶著參選人林智堅逐桌敬酒被開罰,是因為被拍了照片,屬於「人贓俱獲」,衛生局才不得不向長官開罰單,而且是最低的3千元。一般民眾在路上行走散步,甚至到超商買東西、逛夜市吃東西,誰還會拿尺量有沒有保持社交距離呢?
此規則一公布,網路民調上已經有2成的民眾準備脫口罩,出門都不想戴了,雖然還是有7成的人想自律戴口罩,但有樣學樣,戴口罩出門恐怕會越來越少,尤其這麼炎熱的天,想清涼一夏的小確幸還是有的。只是這麼一來,疫情會不會再衝高峰?根據報導,南韓鬆懈防疫之後,最近確診染疫人數再度飆高,每天六、七萬人,他們七月份才開放海水浴場,一下子就讓疫情回升起來,台灣很可能在這個散步可以不戴口罩的鬆綁令之後,讓疫情再次回溫。
陳時中一離開指揮中心,王必勝接著就即將讓各項防疫政策也陸續鬆綁,宣布放寬配戴口罩的防疫措施,騎乘單車、機車可以免戴口罩,而在戶外從事工作者,若在空曠處工作、可以與人保持社交距離,也可脫口罩。但是台灣真的有這個條件可以如此鬆綁嗎?看看南韓、日本,指揮中心難道不擔心?不害怕嗎?還是只為了讓陳時中的選情好看一些,因為防疫有成所以可以脫口罩了?這是拿人命來做賭注,如果防疫鬆懈讓疫情再衝高、死亡率又飆升起來,指揮中心的良心過得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