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助社區設計整體水資源系統

走出校園,落實社區!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邱奕儒老師,以「4S逕流控制」、「屋頂雨水利用」、「廚房廢水回收」和「魚菜共生菜園水池」為碧雲莊活動中心設計了一套的水資源再利用系統,邱老師表示,自來水是非常乾淨的水,如果拿來沖馬桶、澆花非常可惜,透過這套系統,碧雲莊的馬桶使用雨水,甚至連洗碗槽的廢水都可以經過過濾成為種菜用水,不但可以省水也可以省錢更可生產糧食。

只需要有一個屋頂,水管和水桶,就可以自製水撲滿。

可以裝滿五噸水的大水塔「雨水撲滿」,專門收集碧雲莊活動中心屋頂的雨水,這些雨水經過「過濾、初期排放、溢流管及自來水自動補給」等程序,逐步轉化成碧雲莊的儲備用水,花圃、菜園的澆灌還有浴廁沖水都是利用雨水回收,裝設水撲滿後,每年為活動中心省下九千多的自來水用水費。而在發生天災地變時,這些水都可以即時轉變為緊急災後用水。
邱奕儒老師表示,透過雨水利用系統模型,協助大家了解水撲滿的原理,讓家家戶戶都可以自製水撲滿。最簡單的像是社區活動中心內雞舍的水撲滿,只需要有一個屋頂,水管和水桶,就可以肩負清理供水的工作。

廚房的廢水裡有菜渣、有殘油等,利用三個水桶過濾進行「油水分離處理」再透過礫石中的滲透管流入土壤,再經土壤微生物分解後提供社區菜園作物所需的水與養份。

碧雲莊活動中心由於平時會舉辦許多活動,社區廚房的廢水排放量增,洗菜、洗碗後的水流入水溝,讓原本水溝裡的魚消失了,也增加蚊子數量。為了回到原來的生態,同時兼具社區活動中心的功能,在與社區成員大家共同討論後,邱奕儒老師設計「中水回收系統」,廚房的廢水裡有菜渣、有殘油等,利用三個水桶過濾進行「油水分離處理」再透過礫石中的滲透管流入土壤,再經土壤微生物分解後提供社區菜園作物所需的水與養份。


「利用油會浮在水面上的特性,所以第一個水桶有過濾系統,上面有浮油,到了第二桶油變少了,第三桶時我們甚至看不到油。」邱奕儒老師指著自製的簡單油水分離系統,利用三個飲料店廢棄的果糖罐,就能將廚餘水過濾,拿來澆花灌溉,甚至減少衛生下水道的負擔。
菜園裡的「魚菜共生菜園水池」也是來自屋頂雨水,回收的水可以養魚,種菜,水面上有水耕植物像是菱角,空心菜等提供小魚庇護,而小魚能吃掉蚊子的幼蟲,減少蚊子孳生,上方還有綠能設備,可提供夜間照明,夜間也會吸引夜蛾類害蟲跌入水中,成為魚的食物,而魚的糞便又成為菱角的肥料,同時也減少菜園的蟲害。


「4S逕流控制」是指「slow,spread,store,sink」降低流速雨水減少沖刷,利用樹木以及等高線設計等增加分流,利用水池等進行儲存,並在地面以透水層讓雨水自然的滲透入土壤裡,這些設計都可以在碧雲莊公園裡看到。
邱奕儒老師表示,家家都有屋頂、都有廢水產生,只要花點心思,就可以充份利用每滴雨水,減少下游淹水風險,也可以幫自己省錢,尤其是提供比較多人用餐的學校和餐廳等,若是願意將每次洗菜、洗碗的水處理後再做為菜園用水,將可讓地球減少很多污染,並且增加在地的糧食供給。